本书是席勒唯一一部写作完成的历史著作,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国际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书中主要围绕德意志民族英雄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描写,并着力展示了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斐迪南二世、瓦伦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三十年战争史》 ,席勒,早就见过的书,早就听说过的名字。席勒毕竟是文学家,《三十年战争史》和茨威格所撰写的《异端的权利》竟是如此相似,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推测占了全书的很大篇幅:马蒂亚斯,费迪南,悌利,古斯塔夫·阿道夫,瓦伦斯坦...军事家和政客们在他的笔下又被...
评分 评分首先翻译确实不怎么样,比如已经有人提到的“截获瑞典电报”;但即使隔着这样的翻译,也能看出席勒的功底深厚,从查理五世时代,宗教改革,一直讲到1648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把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都详细地阐述。 此外,本书关于人物动向的描述非常翔实,每个人物的每一步移动都有详...
评分首先翻译确实不怎么样,比如已经有人提到的“截获瑞典电报”;但即使隔着这样的翻译,也能看出席勒的功底深厚,从查理五世时代,宗教改革,一直讲到1648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把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都详细地阐述。 此外,本书关于人物动向的描述非常翔实,每个人物的每一步移动都有详...
评分任何改革/变革/革命的背后都是利益~什么宗教、信仰、理想,到头来还不如说利益来的透彻,唯一的差别就是受益人的多少。感觉不是大陆翻译的,很多地名都不是大陆正式的译法。
评分一场以宗教的名义使得德意志民族不可能联合起来的战争,几乎消灭了50%的男性人口。后一次的联合要到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评分一团糟
评分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因为当时的写作习惯和现在的区别,有一些地方读起来颇为拗口。而且对于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家间的纠葛、国与国间的地理位置的人来说,这本书读起来还是很混乱的。如果书里能提供一些说明就好了。
评分有不少翻译的地方有瑕疵,但基本理清了三十年战争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参战各方,入门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