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杂谈

文艺杂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保罗·瓦莱里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段映虹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6559
丛书系列: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瓦莱里
  • 法国
  • 文学批评
  • 文学
  • 诗歌
  • 文学研究
  • 瓦雷里
  • 文艺
  • 杂谈
  • 文学
  • 思考
  • 生活
  • 美学
  • 思想
  • 感悟
  • 阅读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杰出的诗人,瓦莱里在文艺批评和诗歌理论领域同样卓有建树,《文艺杂谈》即是他重要的论文集。这部论文集根据1957年“七星文库”的两卷本译出,所选的24篇文章,分别出自“文学研究”和“诗歌和美学理论”两个部分。在“文学研究”部分,诗人对维庸、魏尔伦、歌德、雨果、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诗人、作家进行了独到而令人信服的评述。在“诗歌和美学理论”部分,诗人并没有刻意建立某种新的诗学或美学体系,而是着重对“创造行为本身,而非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瓦莱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

作者简介

保罗·瓦莱里,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作品有《旧诗稿》、《年轻的命运女神》、《幻美集》等。作为法国现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不仅以《海滨墓园》等不朽的诗篇赢得了永恒的声誉,他在文艺批评和诗歌理论领域同样卓有建树。

目录信息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i
关于《文艺杂谈》…………………………………… 1
文学研究
维庸与魏尔伦… …………………………………… 7
蓬图斯·德·梯亚尔…………………………… 28
关于《阿多尼斯》… ……………………………… 31
论博须埃… ……………………………………… 59
论女人费得尔… ………………………………… 62
《波斯人信札》前言……………………………… 73
伏尔泰… ………………………………………… 86
纪念歌德的演讲… ……………………………… 103
司汤达… ………………………………………… 132
用形式进行创造的维克多·雨果… …………… 171
回忆奈瓦尔… …………………………………… 181
波德莱尔的地位… ……………………………… 193
(圣)福楼拜的诱惑……………………………… 213
斯蒂凡·马拉美… ……………………………… 222
关于马拉美的信… ……………………………… 226
象征主义的存在… ……………………………… 240
纪念马塞尔·普鲁斯特… ……………………… 263
诗论和美学
诗歌问题… ……………………………………… 273
关于美学的演讲… ……………………………… 289
诗与抽象思维… ………………………………… 314
诗学第一课… …………………………………… 345
论诗… …………………………………………… 368
艺术的一般概念… ……………………………… 389
美学创造… ……………………………………… 40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瓦莱里的秘密 据不可靠统计,最受中国诗人欢迎的诗歌是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作为马拉美的弟子,他继承了马拉美的艰深和晦涩,同时体现出了一种完善的美感。或早或晚,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无法绕开他。那么,他的文艺思想,或者说得更白一点,他的源泉是什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  

评分

拉屎拉一半儿,吃饭吃一半儿,看书看一半儿。。。为啥就不能译个全本呢?豆瓣居然说我的评论太短,没法发表。难道我必须象个老太婆那样啰嗦吗?

评分

诗歌与罪业: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在十九世纪由煤气灯光与玻璃拱廊街组成的巴黎都市迷林中,有两个维度的精神坐标:波德莱尔与波拿巴•拿破仑。在本雅明看来,随心所欲、放荡不羁的文人波德莱尔与以职业密谋家发迹的拿破仑与对立而同构,诗人的艺术口号朝三暮四,诗...  

评分

瓦莱里的秘密 据不可靠统计,最受中国诗人欢迎的诗歌是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作为马拉美的弟子,他继承了马拉美的艰深和晦涩,同时体现出了一种完善的美感。或早或晚,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无法绕开他。那么,他的文艺思想,或者说得更白一点,他的源泉是什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  

评分

拉屎拉一半儿,吃饭吃一半儿,看书看一半儿。。。为啥就不能译个全本呢?豆瓣居然说我的评论太短,没法发表。难道我必须象个老太婆那样啰嗦吗?

用户评价

评分

瓦莱里并不赞赏那类收集作家生平而写就的评论,因为它并没有解释我们为何从文本中得到启迪。之前看库切的《内心活动》和《异乡人的国度》,总感觉这类评论不痛不痒,除了作家生平外不能再读出什么。而瓦莱里,他的批评是与文学作品并驾齐驱的,批评此时不再是作品的附属物,而是与文学作品交织的独立作品。他的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确认,并因此出发将思想结晶为批评。他的批评依赖于自己的感觉,因为作品让他看到内心深处,批评就是探究自己对作品意图的领会,在描述对作品的感知中,批评家经历了思想和形象的重新转化,以及声音符号的重新组织,最后他说出了独立于作品的新的语言。从感觉出发,摆向思想或感情,然后回到重新产生这种感觉的起点。“一棵树的果实的滋味并不依赖于周围的风景(生平历史),而依赖于无法看见的土地的养分。”这就是批评。

评分

瓦莱里是我最渴望解剖的头颅之一。理性、激情、思辨、神秘,警句频出。“作为一位真正的是人的真正条件,是他在梦想状态中仍然保持最清醒的头脑。”,这句话是评价拉封丹时说的。这本是节选本,1、何时出版全译本;2、瓦莱里诗集谁来翻一下,出版以飨读者?

评分

有的没的他说过很多。但不经意的一瞬他引领你抵达巅峰。然后是“他们催生了难以计数的模仿者,却后继无人”

评分

真心觉得 文学研究者 文学创作者乃至文学爱好者都应该读一读瓦莱里的《文艺杂谈》.瓦莱里充满诗情 又满腹智慧 看似简单的文字总是雀跃着缪斯的黑子;但他却异常谦卑 景仰着所有大师并从中吸取养分 丝毫不去计较自己第一流诗人的身份.希望这个时代真的如他所说的一般 :「象牙塔从未曾显得如此高大」 那热爱文学 也真是没有遗憾了.

评分

评论直截、准确,又不失鲜活和风趣,谁不想要成为这样的批评者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