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由钱穆先生讲述之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七题,经先生亲自修润而成。钱穆先生以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使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
编辑推荐:
1. 本书由讲稿整理而来,语言平实易懂。
2.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兴替,波诡云谲,读罢此书,可启发读者对其有一系统之把握。
3.史学精神、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等均为治中国史必通晓之内容。读者可由此书,一窥中国史之概况。
4.钱穆先生在书中讲述了几个中国历史上非功勋卓著却极能代表中国人精神之人物,让人印象深刻。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理科生,不曾读过几本书,看先生著作,句句振聋发聩!!! 在这个媒体时代,非常容易被媒体,舆论,流言误导,掩人耳目。读了先生的著作,方知我中华民族之伟大。 作为一名大学教员,对教育学生学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天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我们的教育已经出...
评分钱穆可贵之处在于客居台湾仍胸怀中国,研究中国历史仍放眼全球,在路线思辨的时候,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时候,仍然认为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道德体系仍会让中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与什么主义并没关系。放到当前这个大环境看,就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评分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章节为以下五章,也是较为容易理解的章节: 第一讲 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 第二讲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 第四讲 中国历史上的国防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 原因:《中国历史精神》是1951年钱穆先生在台北“国防部”特约演讲的集合本。出于...
历史便即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生整个以往的经验。史学正是保留人生经验,发挥全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以传诸后世,使后世能根据这一番经验,来作为他们人生的一种参考和指导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历史时间过去的未过去,依然存在着,未来的早来到,也早存在着。唯在此时间中,必有其内容演变,而始成其为历史。 当知世界自有历史,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政治都不会十全十美,都该随时修正改进。必须是胜任的,才该是当权的。每一好制度必须有一种良好精神来维持,若精神一衰,最好的制度也要崩溃的。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的心里常有你,便是你的人生不朽。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宾四先生的演讲集,很有感染力,简单易读的一本书,树立了我对于中华文化自信
评分书中对黑格尔、马克思和斯宾格勒的批判是一大亮点。读此书有满满的现场听讲座的感觉~
评分书中对黑格尔、马克思和斯宾格勒的批判是一大亮点。读此书有满满的现场听讲座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