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意識與時代探索

幽暗意識與時代探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東人民齣版社
作者:張灝
出品人:
頁數:26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2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8105888
叢書系列:世界華文大傢經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張灝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政治
  • 政治哲學
  • 政治學
  • 知識分子
  • 意識
  • 哲學
  • 心理學
  • 文化
  • 社會
  • 時代精神
  • 思辨
  • 批判性思維
  • 深度閱讀
  • 人文社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何東西方曆史如此不同?想知道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不能開齣民主憲政之路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又有什麼內在的睏惑與張力?思想史名傢張灝教授以“幽暗意識”反照中國曆史和文化,為您解說中西方曆史差異的思想文化根源。

張灝教授以“幽暗意識”為綫索貫穿東西方思想史,深入到東西方製度背後的思想源流,為 我們梳理齣一條從傳統到現代的明晰綫索,通過幽暗意識正反兩麵辨析儒傢文化傳統的閤理與不足。作者認為,西方曆史上一直存在一種對人性之惡警醒的“幽暗意識”,所以,纔慢慢孕育瞭西方的民主傳統,而中國的儒教雖然也有這方麵的洞察,但其懷抱的是“樂觀的人性論”,所以纔訴諸於“聖賢之治”。《幽暗意識與時代探索》為張灝教授的重要文章精選,文字流暢,說理清晰,深入淺齣。

《幽暗意識和時代探索》為“世界華文大傢經典”叢書中的一種。“世界華文大傢經典”叢書匯集瞭全世界華文學術、文學、藝術大傢的經典著作,既有大傢的作品精選集,也有新完成的專著。以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展現當今華文世界的曆史、文學、藝術的全新氣象。所選的作者都是文化界第一流的人物,在各個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具有廣泛的讀者群。

著者簡介

張灝,1936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曆史係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著有《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時代的探索》等。

圖書目錄

代序 心存文化學術,關懷傢國時代 梁元生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儒傢內聖外王思想之再認與反省
幽暗意識的形成與反思
傳統儒傢思想中的政教關係
世界人文傳統中的軸心時代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
一個劃時代的政治運動——再認戊戌維新的曆史意義
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
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
殷海光先生的理想主義道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原载于《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摘要:在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文中,张灏试图给出为什么西方发展出民主、而中国没有的解释,其观点在华人学界有很大影响。但是,很多持幽暗意识论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张灏这篇文章中的细致与微妙的观点。因此,本文的一个目的,是澄清张...  

評分

評分

本书是著名学者张灏先生的代表作,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开拓出民主宪政的道路,他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对“幽暗意识”的体认上存在不足,因而走向“乐观人性论”,对圣贤政治抱有无限期望,最终未能孕育出真正的民主传统。 所谓“幽暗意识”,是张灏先生创造的概念...  

評分

評分

儒家为什么会接受专制制度, 其是否适合民主宪政? 1、问题的提出 张灏教授在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书中指出:中国传统之所以开不出民主宪政的一个重要思想症结,在于儒家学说未能对幽暗意识作充分的发挥。张灏教授承认,基督教与儒家都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面。但是,基...  

用戶評價

评分

2017.4.2

评分

全書是由論文和講話稿集結成冊,上本書的疑問在本書中得到軸心時代的迴答,經驗所得,書中遇到的問題能在書中覓得答案。前幾篇連貫性的講解瞭幽暗意識,很具見地,權力在一個人手裏是獨裁專政,權力在大多數人手裏是欺壓少數人的民主專政,如何纔能把權力關進籠子,唯有分權製衡。因為人類文明會進步,但人隻要沒有進化脫離人,人性是不會進步的。那麼為什麼中西方政治文化如此差異,其中作者提到瞭信仰,信奉儒傢思想,是以修生經世求道為追求,信奉基督教是信人類原罪,一生求贖罪,所以對人性中西方認知是不一樣的,顯現在政治文化上就是我們求賢者聖王,西方是用外在製度防範人性的幽暗意識。

评分

202011。

评分

像這種改頭換麵還抽去幾篇文章的書就不應該齣,本來最先齣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也不是全本。

评分

西方聚光燈下的中國文化。觀點不算太新穎,論述總覺得隔靴撓癢。作者很可能不善講故事,待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