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张灏 历史 中国近代史 政治 政治哲学 政治学 知识分子
发表于2025-02-02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为何东西方历史如此不同?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开出民主宪政之路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又有什么内在的困惑与张力?思想史名家张灏教授以“幽暗意识”反照中国历史和文化,为您解说中西方历史差异的思想文化根源。
张灏教授以“幽暗意识”为线索贯穿东西方思想史,深入到东西方制度背后的思想源流,为 我们梳理出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明晰线索,通过幽暗意识正反两面辨析儒家文化传统的合理与不足。作者认为,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种对人性之恶警醒的“幽暗意识”,所以,才慢慢孕育了西方的民主传统,而中国的儒教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洞察,但其怀抱的是“乐观的人性论”,所以才诉诸于“圣贤之治”。《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为张灏教授的重要文章精选,文字流畅,说理清晰,深入浅出。
《幽暗意识和时代探索》为“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中的一种。“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汇集了全世界华文学术、文学、艺术大家的经典著作,既有大家的作品精选集,也有新完成的专著。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展现当今华文世界的历史、文学、艺术的全新气象。所选的作者都是文化界第一流的人物,在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广泛的读者群。
张灏,1936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著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时代的探索》等。
明明已经有民主传统了为何又搞一个少了几篇的缩编本呢?大约是“民主”本身已经太敏感了。
评分张灏与林毓生均为殷门弟子,自由主义在台岛余脉不绝,海光功不可没。只是张林之属的成就,学术思想或较乃师有进步,精神与影响却逊色许多,当然其中也有时代命运的因素,学术的专业化局限了他们的作为,消磨了他们的意气。张灏此书,幽暗意识的探究有些单薄,倒是谈儒家之政教关系的一篇脉络清晰,用力较深。从天人相应到天人合一,再到朱熹的道统与治统之分何以未能生发出政教的二元权威从而发展出西方那样两大权威争斗的路径,所谓的幽暗意识和超越意识是为这样的问题预先做了铺垫。就此而言,本书虽然是论文合集,至少在前几篇文章中,理路还是一以贯之的。
评分像这种改头换面还抽去几篇文章的书就不应该出,本来最先出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也不是全本。
评分读的是二〇一八年三月重印版,封面有变化。
评分本科时候老师推荐过的书,现在又翻了翻,浓浓的八十年代宏大叙事气息,已经有点不适应了。虽然,“幽暗意识”这个概念还是很赞。
本书是著名学者张灏先生的代表作,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未能开拓出民主宪政的道路,他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对“幽暗意识”的体认上存在不足,因而走向“乐观人性论”,对圣贤政治抱有无限期望,最终未能孕育出真正的民主传统。 所谓“幽暗意识”,是张灏先生创造的概念...
评分此书入选为“东亚一百册”经典书目 “幽暗意识”有广狭两意,狭义是指我们需要正视与警觉人世间的种种阴暗面;广义是指根据这种正视与警觉去认识与反思人性在知识上与道德上的限制。二十多年来,我的“幽暗意识”的重点是由狭义朝着广义发展。我认为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走上悲剧...
评分 评分我曾经从财产继承制度的差异来研究“李约瑟之谜”,觉得可以自圆其说,而决定财产继承制度的是生产方式,进而,是由地理因素决定了不同的生产方式,所以,这就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但是,这里必须有个但是,我们研究民主传统也好,研究“李约瑟之谜”也好,必须有个先验的前提...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