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澳大利亚] 乔纳森•福斯特
出品人:
页数:286
译者:刘嘉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59625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记忆
  • 科普
  • 心理
  • 乔纳森·福斯特
  • 认知神经学
  • 认知科学
  • 记忆
  • 情感
  • 人生
  • 成长
  • 反思
  • 时间
  • 情感共鸣
  • 内心世界
  • 心灵旅程
  • 自我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量作序推荐】

作者乔纳森•福斯特长年致力于记忆和记忆障碍领域的研究。这部作品基于数年积淀,堪称佳作,少有一本书能在如此短的篇幅内把记忆讲得如此透彻、有趣。

——李量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有时记不清上周做了什么,却能记得童年往事,好像它们就发生在昨天?记忆如何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随着我们长大衰老它们又如何变化?记忆出错时会发生什么,他人能否操纵我们的记忆?这本迷人的小书汇集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上述问题以及关于记忆科学的其他重要问题,告诉我们记忆如何发生作用、为何没有记忆我们便无法生活,甚至教给我们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作者简介

乔纳森•福斯特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神经心理学临床教授,埃迪斯科文大学认知神经学高级研究员,西澳大利亚大学神经心理学研究教授,詹姆斯•麦卡斯克爵士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特雷森儿童健康研究所名誉研究员,西澳大利亚州卫生部神经系统科学中心顾问神经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私人执业者。在记忆领域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展工作二十余年。在记忆和神经心理学领域著有或编有《神经成像与记忆》(1999)、《记忆:解剖区域、生理网络与认知互动》(2004)、《心理学》(合著,2005)等作品,发表研究论文数篇。

目录信息

致谢
1你就是你的记忆
2记忆的图景
3出其不意,使出绝招
4记忆的偏差
5记忆障碍
6七幕人生
7增强记忆力
索引
英文原文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更多的在心理层面揭示记忆的秘密。我对记忆的物理化学过程非常感兴趣,但这本书没有涉及,开始有些失望,但随着对记忆的认识的深入,心理层面的影响似乎比生理更有意义。因为人的记忆如果真的强大到无所不忘,那这个人很快就会被湮没在记忆的海洋里。事件的记录和提取更...  

评分

小白˵ •́ o •̀ ˵记了一些零乱的笔记… 第一至四章 只要对过去的事件或信息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对某人的思想感情或行为产生了影响,就意味着人们对这些过往事件或信息存有记忆; 记忆分为:编码 存储 提取; 程序记忆;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信息可及 信息可用; 由身...  

评分

文/吴情 不知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当你遇见一个儿时好友,但就是说不出他/她的名字,场面尴尬?当你被要求回忆四岁之前的事时,你无法给出精准的回答?当你睡醒之后,睡着时脑中突然而来的想法也会烟消云散?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你可能并不孤单。这些都涉及到记忆问题。记忆...  

评分

文/吴情 不知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当你遇见一个儿时好友,但就是说不出他/她的名字,场面尴尬?当你被要求回忆四岁之前的事时,你无法给出精准的回答?当你睡醒之后,睡着时脑中突然而来的想法也会烟消云散?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你可能并不孤单。这些都涉及到记忆问题。记忆...  

评分

记忆的原理是:接受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信息。这本书提到了诸多概念,感官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等等等。但我们更关心的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1)集中注意力,比如选择一个没有干扰的工作环境。 (2)思维导图或者信息的组织整理,将你所学习的领域内各种概念、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有特殊情境的,当身处相同情景时,记忆更容易被唤起。可以通过添加锚点,制造特殊情境感,辅助记忆。比如用户引导教程,利用闪光灯记忆原理,在之后使用中重塑情景来让使用更顺畅,“似曾相识”

评分

微信读书借阅。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三者的区分,记忆的发展可以定义为逐步发展出更为复杂的记忆编码和提取策略的过程(在记忆发展过程中,记忆的存储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当语义知识和语言能力更为丰满时,这一过程就变得更显著。外显记忆的容量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关于内隐记忆(或者说无意识记忆)的研究表明,幼儿三岁的时候,内隐记忆就已发展完全了,比如他们已经可以进行感知学习、具有语言启动效应。研究也显示,相对于更“核心”的记忆能力(编码、存储和提取),元记忆能力的成熟相对较晚,这可能与大脑额叶的神经成熟相对较晚有关,要到青春期才逐渐发展成熟。关于儿童记忆的一个有趣现象至今仍然是颇为神秘的,这就是“婴幼儿期记忆缺失”的发生:大多数人无法有效地记住自己四岁前的经历。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个现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评分

认知科学角度的记忆机制科普。从编码-存储-提取的模型出发,区分了短时/工作-长时、外显-内隐、情景-语义-程序性等解释层面,也涉及了对脑区海马体“印刷”、皮层“归档”的对应研究(通过临床案例,比如额叶切除者无法再认却可习得技能)。与电脑软硬件不同,记忆并非机械读写,而是感官输入和观念系统协同加工的产物,即所谓动态“重建”,在此过程中,情境、身体状态以及叙事意义都有重要作用,巴特利特说的基模、达马西奥说的自我的同一性、莱考夫说的隐喻连贯性,都基于记忆的这种创造性,当然也有误导效应(目击者证词、语义编码视觉图像)。我觉得记忆和想象与其说是硬币、不如说是莫比乌斯环的两面,根本就是通向彼此,通达过去与未来。回忆高峰多为年轻大事,这和联想记忆术的道理一样,因为奇观激发情绪、创造故事,一切就像是电影……

评分

干货不算多,周末的求知欲未得满足

评分

老生常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