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量作序推荐】
作者乔纳森•福斯特长年致力于记忆和记忆障碍领域的研究。这部作品基于数年积淀,堪称佳作,少有一本书能在如此短的篇幅内把记忆讲得如此透彻、有趣。
——李量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有时记不清上周做了什么,却能记得童年往事,好像它们就发生在昨天?记忆如何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随着我们长大衰老它们又如何变化?记忆出错时会发生什么,他人能否操纵我们的记忆?这本迷人的小书汇集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上述问题以及关于记忆科学的其他重要问题,告诉我们记忆如何发生作用、为何没有记忆我们便无法生活,甚至教给我们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乔纳森•福斯特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神经心理学临床教授,埃迪斯科文大学认知神经学高级研究员,西澳大利亚大学神经心理学研究教授,詹姆斯•麦卡斯克爵士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特雷森儿童健康研究所名誉研究员,西澳大利亚州卫生部神经系统科学中心顾问神经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私人执业者。在记忆领域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展工作二十余年。在记忆和神经心理学领域著有或编有《神经成像与记忆》(1999)、《记忆:解剖区域、生理网络与认知互动》(2004)、《心理学》(合著,2005)等作品,发表研究论文数篇。
开头就是这句「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太美了! 肉体由细胞构成,灵魂由记忆塑出。不认真处理每天的记忆的话,到头来就是一团乱麻的灵魂吧,所以要打起精神,妥善处理每份记忆残片,该扔的扔,不扔的就整理放好。 说起整理放好,读完此书,感觉学...
评分《记忆》序言 李量/文 心理学走进大众当中,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能不断地认识自己的意识和大脑,科普读物功不可没。 不论是对于作为个体的人还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记忆的重要性和神秘性都不言而喻。如眼前的这本《记忆》(Memory: A Ve...
评分记忆的原理是:接受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信息。这本书提到了诸多概念,感官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等等等。但我们更关心的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1)集中注意力,比如选择一个没有干扰的工作环境。 (2)思维导图或者信息的组织整理,将你所学习的领域内各种概念、事...
评分开头就是这句「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太美了! 肉体由细胞构成,灵魂由记忆塑出。不认真处理每天的记忆的话,到头来就是一团乱麻的灵魂吧,所以要打起精神,妥善处理每份记忆残片,该扔的扔,不扔的就整理放好。 说起整理放好,读完此书,感觉学...
评分开头就是这句「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太美了! 肉体由细胞构成,灵魂由记忆塑出。不认真处理每天的记忆的话,到头来就是一团乱麻的灵魂吧,所以要打起精神,妥善处理每份记忆残片,该扔的扔,不扔的就整理放好。 说起整理放好,读完此书,感觉学...
有特殊情境的,当身处相同情景时,记忆更容易被唤起。可以通过添加锚点,制造特殊情境感,辅助记忆。比如用户引导教程,利用闪光灯记忆原理,在之后使用中重塑情景来让使用更顺畅,“似曾相识”
评分干货不算多,周末的求知欲未得满足
评分这部简论介绍的是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其标题之所以可以直接叫做“记忆”,而不是叫做“记忆心理学”,是因为科学的方法似乎已经成了探讨记忆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在心理学的框架中,记忆的“书写板”隐喻大体上被接受下来,但是由于实验中发现的事实的驱迫,作者更倾向于将记忆说成是一种过程而非对象。即便是过程,它仍然涉及编码、存储和提取的环节,记忆的问题被认为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在这种范式中有着一个难以恰切辨认的悖谬:是什么给了我们直接谈论那块书写板的权利?仿佛经由客观的确认,曾在个体的意识中在场的内容默认地会进入记忆,这种记忆的提取涉及的也是随后的客观确认,而无论主体对这种提取是否有所意识。记忆的缺陷被解释为一前一后两次在场之间的偏差、遗失和冗余,但这样理解的根本不是记忆,而是人作为一种有缺陷的记忆代具的性能。
评分记忆并非复制,回忆则是重构。
评分案例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