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線

銀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林滿紅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31
價格:NT$4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501435
叢書系列:臺大齣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
圖書標籤:
  • 近代史
  • 明史
  • 文化研究
  • 政治社會學
  • 推薦之作
  • 帝國研究
  • 中史
  • 世界史
  • 奇幻
  • 冒險
  • 成長
  • 神秘
  • 綫性敘事
  • 東方元素
  • 青春
  • 探索
  • 情感
  • 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突破中國史及世界史的分野,不僅是貨幣史與經濟史的傑齣研究,

更是學術史、思想史與政治史領域的宏大之作!

中國對於白銀的需求如何與十九世紀前期拉美人民的獨立運動,以及其他世界經濟變化交互影響,從而使中國從清初的鼎盛走嚮瞭近代的衰落?

此為本書的核心論述。鴉片戰爭常被認為是傳統中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但本書根據時人觀點及更多分析指齣,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因拉丁美洲白銀減產而起的危機,比戰爭本身帶來的影響更深。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論述帝國內外的政治變動所導緻的經濟與社會問題為何拖垮瞭老邁的中華帝國;中篇則探討晚清知識分子如何從既有的文化資源中尋找靈感,為自己的政策主張找到支持點;下篇則轉嚮學術史、思想史的方嚮思索,探討不同流派「經世緻用」思想的脈絡。

以上錶明本書不僅是一部貨幣史與經濟史的傑齣研究作品,更是學術史、思想史與政治史領域的宏大之作。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國棟、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王玉茹專文導讀

著者簡介

林滿紅

國立臺灣大學學士與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專攻歷史學。

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學與京都大學客座教授及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學術研究領域涵蓋臺灣史、經濟史、亞太區域史與政治經濟思想史。著有專書《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臺灣海峽兩岸經濟交流史》(日文版)、《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及其他中英日韓文論文 80餘篇。

在師大任教期間,已指導完成38本學位論文。

圖書目錄

臺大齣版中心二十週年紀念選輯總序/項潔
導讀/陳國棟
繁體中文版序/林滿紅
王序/王玉茹
謝辭
凡例

導論

貨幣與中國
經世思潮的興起和分殊
從盛清到晚清:來自世界的溶蝕

【上篇 全球聯結:白銀與世界】

第一章 脆弱的帝國
銅錢體係
16-19世紀初期的白銀使用
16-18世紀中國的白銀供應
小結

第二章 鴉片:罪魁禍首?
白銀外流的時間、空間和數量
國際收支中的白銀和鴉片
中國的茶、絲齣口(1850-86)
世界白銀減產及其與中國的關連
小結

第三章 社會秩序的紊亂
跨區影響
區域內由城到鄉所受的衝擊
清王朝的危機
小結

【中篇 經濟論爭所憑藉的文化資源】

第四章 貨幣論爭與政策
王瑬的建議
王瑬論著的主要反應
王瑬與包世臣、陳鱣的對話
魏源與許楣的批評
更多的貨幣討論
政府最後採行的貨幣政策
小結

第五章 中國傳統思想的啟示及與西方比較
微不足道的外來影響
靈活的經濟思想傳統
中西比較
小結

【下篇 不同學術觀點的競爭】

第六章 兩種經世流派的不同社會理論
對人性的體悟
國傢觀
國傢、上天與古聖先賢之間
國傢權力與市場力量之間
商業、貿易和消費
私產
歷史變革
小結

第七章 經學、古文與經世
經世學者們的現實利益
思想傾嚮
小結

第八章 放任派主張的暫時勝利
對放任派經濟建議的認可
自強運動時期的乾預政策
思潮的變化
貨幣危機和放任思想的抬頭
19世紀後期的危機和乾預傾嚮
小結

終篇
白銀外流的嚴重性
世界經濟和中國王朝的衰落
經世思想與社會現實
流產的資本主義?

徵引書目
索引
西人姓名中譯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书摘/反思 一、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 铜钱的流通量超过实际所需;白银,高度依赖进口;纸币没有,银票,也处在政府管控范围之外,这就是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在这个结构里,起到价值锚定作用的应该是白银,但由于白银进口量不可控,清政府也没有什么货币政策。一旦白银供应出现问...  

評分

- 作者是剛去世的漢學家孔飛力的學生. - 將十九世紀初清朝的經濟困難, 與全球的白銀供應短缺扣連上。 - 讀這書才了解到清朝時的白銀、銅錢制度, 以及一國之通貨在當時竟然是依賴於生產於南美的白銀, 挺有趣的。 - 作者嘗試把當時的一些學者、思潮等整合在一起去看, 比如把一...  

評分

书摘/反思 一、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 铜钱的流通量超过实际所需;白银,高度依赖进口;纸币没有,银票,也处在政府管控范围之外,这就是清朝的货币流通状况。在这个结构里,起到价值锚定作用的应该是白银,但由于白银进口量不可控,清政府也没有什么货币政策。一旦白银供应出现问...  

評分

- 作者是剛去世的漢學家孔飛力的學生. - 將十九世紀初清朝的經濟困難, 與全球的白銀供應短缺扣連上。 - 讀這書才了解到清朝時的白銀、銅錢制度, 以及一國之通貨在當時竟然是依賴於生產於南美的白銀, 挺有趣的。 - 作者嘗試把當時的一些學者、思潮等整合在一起去看, 比如把一...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閱於2018年

评分

“思想活動更加關注於解釋時代而不是尋求“啓濛”或“資本主義”的目的論目標”——這條結論應當可以證明作者的由經濟史探討思想史的嘗試是成功瞭

评分

全球化的影響,那個時候就是真真兒的。好些東西可以跟中學學的曆史銜接起來,教科書隻講瞭個最錶麵的因果,但事實上曆史往往伏綫韆裏。

评分

“思想活動更加關注於解釋時代而不是尋求“啓濛”或“資本主義”的目的論目標”——這條結論應當可以證明作者的由經濟史探討思想史的嘗試是成功瞭

评分

全球化的影響,那個時候就是真真兒的。好些東西可以跟中學學的曆史銜接起來,教科書隻講瞭個最錶麵的因果,但事實上曆史往往伏綫韆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