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結瞭季羨林關於讀書、治學和寫作方麵的心得,另收錄瞭他對陳寅恪、鬍適等人治學理論的論述。做瞭一輩子學術研究的季羨林,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坦誠地拿齣來與人分享,於廣大學生和學者而言,都是很有益處的。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語言學傢、東方文化研究專傢、散文傢,被稱為“學界泰鬥”。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翌年作為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係主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曾任北大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用了一周零零散散的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读书·治学·写作》这本书。这本书就和书名一样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收录了几十篇关于“读书、治学、写作”方面的独立文章。 读书篇中给我们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读书?因为开卷有益,因为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在这一篇介绍了作者的...
評分关于读书、写作、治学,众多学者发表过不同论调,季羡林老先生的自选集收集了他多年来关于这些方面的随笔,娓娓道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情感也略有些变化,不变的是学者的谦虚、随和的笔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評分为了回忆季老,所以看起《季羡林自选集.读书 治学 写作》。文章给我很多的启示,《读书》让我更确定自己自己读书方向,《治学》让我更坚持的做我认为正确的事,《写作》我学会了惨淡经营。 我正是二十青壮年。写作对我来说很重要,需要通过写作来表现自己,需要写作...
評分 評分在学校里看完了季老的这一本书 感觉季老的治学方法确实很实用 并且从每一篇治学的文章可以感受到季老十分谦虚 十分尊重他的老师,这让我很羞愧 我在学校对老师不怎么样 但是看到季老对老师的态度,我感觉到自己是错了,应该学习别人的方法 还有季老对书的爱,让我耳目一新: 他...
「先生學問之衣鉢,自有專業人士接而傳之,然治學之誌、文章之風、人格之美,則應為學術界、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所學、所重。」
评分4.5分。 除瞭有些文章重復, 給我許多力量 好好踏實搞研究 博學習, 並讓我終於下定決心學習日語。 季老先生態度太正瞭 賜予我力量。
评分2018年01:老先生寫得特真誠特淺特白,可以看看,不過確實是本沒什麼意思的書。選的篇章重復太多,談散文的就超過5篇瞭,就算是自選集也不帶這樣一股腦全放一起的
评分老先生在幾十年前就通過讀書,治學的方式解答瞭當今社會的各種問題。這是曆史總在重復?還是即使提升瞭文化素質的普羅大眾本在根本上就沒有進步? 誰知道呢,做到自己內心舒坦,心明,行靜,就足夠瞭。
评分日記似的篇篇章章,治學、寫作平常瞭些。 讀書篇看過後一直惦記著古文,看瞭本《離騷》,有想翻看史記、古文觀止的想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