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铁葫芦图书 /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4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3069710
丛书系列: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图书标签:
  • 佛学
  • 季羡林
  • 宗教
  • 人文
  • 文化
  • 历史
  • 好书,值得一读
  • 中国文学
  • 季羡林
  • 谈佛
  • 佛教思想
  • 文化经典
  • 精装
  • 珍藏版
  • 哲理
  • 人生感悟
  • 学术著作
  • 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单册、套装同步上市!以佛教史解说两大东方文明的相遇,通过佛教史理解中印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

-----编辑推荐-----

★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永久的悔》《红》《一生的远行》《彼岸印迹》《牛棚杂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象牙塔日记》《悼念忆:师友回忆录》《风风雨雨一百年》。

★ 该选集是季羡林老先生在三零一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可以媲美全集。季老在序言中说:“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此次出版的自选集完全遵照季老“存真求实”的意愿,在精选的基础上收录季老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

★ 正如文集跋文作者梁衡先生所说,“(季)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

★ 在《谈佛》中,季羡林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勾勒出一部佛教流变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又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基本问题做了举重若轻的分析,使一般读者也能获得对佛教的通识。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佛教入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书中季羡林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起源、流变、传入中国等重要方面做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分析。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信息

目 录
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1
我和佛教研究 /3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10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25
释迦牟尼 /37
印度佛教的发展与衍变 /53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
——提婆达多问题 /76
浮屠与佛 /118
再谈浮屠与佛 /135
法 显 /154
佛教的传入中国
——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 /186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200
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207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224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240
关于玄奘 /249
关于《大唐西域记》 /272
佛教的倒流 /295
跋 /34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本开智的书。因为现在社会凡沾联『佛教』二字,已经被附会了不少『垃圾』。让真想了解的人无从何下手。这是本见真知的书,这是本拨开迷雾的书,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各专家众说纷纭,有认可有不认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的懂。至于『佛教』的学术问题,让佛教徒们去...

评分

本书是个文集,其中很多是学术论文。而且文章顺序并不是按照写作年代为序,而是以主题为序,想必这样安排更容易为读者理解。 季老开篇申明:“我对于佛教教义,一无兴趣,二无认识。”所以想学习佛教教义基本是不可能了。从之后的文章中果然看出季老研究佛教是以马列唯物主义思...  

评分

这是本开智的书。因为现在社会凡沾联『佛教』二字,已经被附会了不少『垃圾』。让真想了解的人无从何下手。这是本见真知的书,这是本拨开迷雾的书,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各专家众说纷纭,有认可有不认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的懂。至于『佛教』的学术问题,让佛教徒们去...

评分

这是本开智的书。因为现在社会凡沾联『佛教』二字,已经被附会了不少『垃圾』。让真想了解的人无从何下手。这是本见真知的书,这是本拨开迷雾的书,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各专家众说纷纭,有认可有不认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的懂。至于『佛教』的学术问题,让佛教徒们去...

评分

这是本开智的书。因为现在社会凡沾联『佛教』二字,已经被附会了不少『垃圾』。让真想了解的人无从何下手。这是本见真知的书,这是本拨开迷雾的书,书里的一些观点可能各专家众说纷纭,有认可有不认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的懂。至于『佛教』的学术问题,让佛教徒们去...

用户评价

评分

非佛教徒、马克思主义者从学术方向,写的关于佛教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影响的论文集。受老师陈寅恪的影响,考证癖+以小见大的论述方法,冷静严谨的态度令人尊敬。但太冷静则人生味淡,而人生需要"精神鸦片"。

评分

非佛教徒、马克思主义者从学术方向,写的关于佛教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影响的论文集。受老师陈寅恪的影响,考证癖+以小见大的论述方法,冷静严谨的态度令人尊敬。但太冷静则人生味淡,而人生需要"精神鸦片"。

评分

跳着读的,只喜欢他对材料的分析,不喜欢读那些材料。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越研究宗教,越不信宗教。

评分

被开篇的一段话吸引 然后就迷失了

评分

跳着读的,只喜欢他对材料的分析,不喜欢读那些材料。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越研究宗教,越不信宗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