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结了季羡林关于读书、治学和写作方面的心得,另收录了他对陈寅恪、胡适等人治学理论的论述。做了一辈子学术研究的季羡林,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坦诚地拿出来与人分享,于广大学生和学者而言,都是很有益处的。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为了回忆季老,所以看起《季羡林自选集.读书 治学 写作》。文章给我很多的启示,《读书》让我更确定自己自己读书方向,《治学》让我更坚持的做我认为正确的事,《写作》我学会了惨淡经营。 我正是二十青壮年。写作对我来说很重要,需要通过写作来表现自己,需要写作...
评分在学校里看完了季老的这一本书 感觉季老的治学方法确实很实用 并且从每一篇治学的文章可以感受到季老十分谦虚 十分尊重他的老师,这让我很羞愧 我在学校对老师不怎么样 但是看到季老对老师的态度,我感觉到自己是错了,应该学习别人的方法 还有季老对书的爱,让我耳目一新: 他...
评分大部分的随笔来自2000年前,感觉是两个时代的人,但表达出来的东西却很容易让人接受。只想用两字表达看完的感受--老者。整本书基本就是以阐述的方式表达了一些个人简介。以及推荐了一些方法包含学习方法,十岁接触英文,后来各种学习也都是以兴趣为导向,倒是觉得我们除了专业...
评分用了一周零零散散的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读书·治学·写作》这本书。这本书就和书名一样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收录了几十篇关于“读书、治学、写作”方面的独立文章。 读书篇中给我们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读书?因为开卷有益,因为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在这一篇介绍了作者的...
评分关于读书、写作、治学,众多学者发表过不同论调,季羡林老先生的自选集收集了他多年来关于这些方面的随笔,娓娓道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情感也略有些变化,不变的是学者的谦虚、随和的笔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2019057:季老先生治学严谨,语言明白晓畅。只是有些观点有重复之嫌,读起来有些泛泛而谈的感觉。
评分偶然读到的一本,很有意思,很多往事,让人感觉很平易近人,文人的风采卓显!
评分「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
评分日记似的篇篇章章,治学、写作平常了些。 读书篇看过后一直惦记着古文,看了本《离骚》,有想翻看史记、古文观止的想法。
评分通识读本,浅显易懂,却都是人生积淀。谦逊从容、真诚质朴,勤奋严谨,大家风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