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旭麓
出品人:
页数:4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9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02171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陈旭麓
  • 近代史
  • 中国研究
  • 历史
  • 思想史
  • 社会
  • 经典
  • 近代史
  • 中国社会
  • 社会变迁
  • 历史研究
  • 文化史
  • 近代中国
  • 社会发展
  • 历史学
  • 改革
  • 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来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切,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地思之了”。新旧杂陈,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其复杂性所在,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作者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命题,进行了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辨析,在在发人深省。分析精当,文笔生动。相信通过《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者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近代中国的历史脉动,进而增进对这段屈辱与奋斗的认知度。

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今双峰)人,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史学家。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先后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宋教仁集》、《中国近代史词典》、《近代中国八十年》、《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中国革命史教程》、《五四后三十年》等,参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四卷本)。不少论著被译成俄文、英文、日文等。除学术研究外,悉心培育学术后进,其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骨干。

目录信息

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
一、漫长的盘旋
二、土地的私有和买卖
三、官僚政治
四、宗族和行会
五、儒学定于一尊
第二章东方与西方
一、东西对视,隔雾看花
二、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三、强韧持久的进取与保守防范的抵拒
第三章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一、盛世已经过去
二、人口、移民、会党
三、“洋货”与“洋害”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
一、开眼看世界
二、官、民、夷
三、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第五章天国的悲喜剧
一、白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会
二、洪秀全的思想
三、天国的悲剧
四、留给历史的余响
第六章十二年之后
一、“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二、“庚申之变”
三、地主阶级的分化
四、革新思潮的萌发
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一、洋务衙门
二、自强与求富
三、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
四、“中体西用”
五、“决理易,靖嚣难”
第八章城乡社会在演变
一、新的社会力量
二、农村的社会变化
三、教会与会党
第九章日本冲来了
一、日本的崛起和迫来
二、从外交到战争
三、民族精神的亟变
四、强敌成为榜样
五、三个方面的反思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一、变的哲学
二、不变的哲学
三、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涌荡
第十一章庚子与辛丑
一、三种力量
二、义和团的社会相
三、庚子事变的最后一幕
四、半殖民地的深化
第十二章欧风美雨驰而东
一、“莽莽欧风卷亚雨”
二、哲学、电影、戏曲、小说
三、复杂的社会心态
第十三章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一、残局与变法
二、“新政”五面观
三、两点历史思考
第十四章“中等社会”
一、一个复杂的社会实体
二、“破坏上等社会”与“提挈下等社会”
三、“中等社会革命”:承先启后的历史环节
第十五章变革中的两大动力
一、相互交替的两个历史阶段
二、共和与立宪:两种模式的争夺
三、不同一性中的同一性
第十六章民变与革命
一、乱世众生相
二、民变与革命的交互激荡
三、民主革命的基石
第十七章“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一、从国歌说起
二、“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三、社会习尚的改革
四、实业的推进
五、南孙北袁之间
第十八章山重水复
一、还是“乱党”
二、两种复辟势力
三、军阀割据在形成
四、孔教会和灵学会
五、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第十九章新文化运动
一、观念形态的革命
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
三、科学和民主
四、各色各样的“主义”
第二十章历史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思潮的涌来和中国人的选择
二、历史的矛盾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曲折的历史轨迹
后记
精装本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陈先生的文笔如此优美,又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初读起来,这本书既是高水准的学术著作,也是文采飞扬、滋润心田的历史散文。现在才明白茅海建先生的著作读来那样引人入胜,又启迪思想,原来得自他老师陈先生的真传了。 难以想象这是一本1988年完成的著作,时至今日我们还被《...  

评分

陈旭麓先生为著名中国史学者,年轻时毕业于大夏大学历史社会学系,解放后长期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曾著有《辛亥革命》(1955年),参与编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中国近代史词典》等。是书则被普遍视为其代表作,甚至有称之为“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 陈...  

评分

本书原本的目的是研究生中国近代史方向的授课教材,陈旭麓先生生前并未结集出版,属于门人弟子辑录而成,新陈代谢的提法很新,很有特色,陈先生史学大家,只是在中国近代史这块,早有珠玉在前,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吕思勉,胡适,钱穆,严耕望,多有论及,陈先生,身居大陆,...

评分

1988年,陈旭麓老师辞世。2008年,陈旭麓老师的弟子集聚上海纪念陈老师。今日,陈老师的弟子大都功成名就:以《天朝的崩溃》闻名的茅海建;《史林》主编熊月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强... 如果读过陈先生的这本书,你也许会发现,陈先生的弟子都在追随着陈先生的脚步,茅海建...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补记)

评分

虽然有些错误,但他勇于打破“权威”的精神以及多角度的翔实记录还是很值得一看。适合多层次读者

评分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今双峰)人,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史学家。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本书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起笔,谈及明清,由此引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近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书中有深动而深入的体现。中国近代社会在新与旧的论争变革中激荡往复的前进,从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明了的感受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宏大又细微的新陈代谢。陈先生以辩证的视角论述了中国近代社会。

评分

为准备复试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依旧觉得这是近代通史里最经典的著作。可惜目前全本已经找不到了,市场上卖的都是删节本。这次阅读感觉这段话非常深刻“由民主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曾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然而这种优点又伴随着相应的弱点: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之后,它所面对的是没有经受过资本主义大规模冲击的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片汪洋大海里深藏着和复制着几千年传统留下的影响。优点和缺点,两者都反映了三十年新陈代谢的历史结果。”很好的书,常读常新。

评分

由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到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路读来,由衷感慨古老中国近代化之不易。要读《剑桥中华民国史》和王汎森的“傅斯年”。20180716-07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