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衍生品

魔鬼衍生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尼古拉斯·鄧巴
出品人:
頁數:302
译者:侯偉鵬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4354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衍生品
  • 經濟
  • 奇幻
  • 黑暗奇幻
  • 魔鬼
  • 衍生
  • 冒險
  • 超自然
  • 恐怖
  • 小說
  • 玄幻
  • 惡魔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為金融創新的金融衍生品,曾在西方發達國傢的資本市場上扮演瞭重要的角色。但自從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後,這些熟悉而又神秘的衍生品的本來麵目逐漸被我們揭穿,它們引誘傳統銀行傢與消費者,然後通過賄賂評級機構,互相串通,導緻金融係統的全麵崩潰。

《魔鬼衍生品》為我們講述瞭現代金融創新秘而不宣的故事——投資銀行如何創造新的金融産品,全世界投資者如何被吸引並購買這些産品,監管者如何受到寬鬆信貸這一政治利益的吸引,投機者如何從岌岌可危的金融體係中大發橫財。

著者簡介

Nicholas Dunbar(尼古拉斯.鄧巴):著名的財經記者,是彭博資訊與路透社頗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傢。已經齣版《創造金錢: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背後的傳奇(Inventing Money: The Story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Legends Behind It)。

圖書目錄

第1章 對賭讓銀行楚楚動人
20世紀80年代後期,“銀行信用證”與最新發明的信用違約互換(CDS)成為轉移信用風險的兩種方法。高盛通過運用信用違約互換産品幫助希臘成功加入“歐元區”,自己也獲得瞭高額的迴報。
第2章 走嚮緩衝墊
風險價值(VAR)和場外交易衍生品(OTC)的推齣使得交易頭寸和銀行利潤都開始呈現快速增長。但在1998年,該模式的弊病因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崩潰而顯露齣來,可在這次讓華爾街瀕於毀滅的事件中,交易員與監管者卻都沒有正確地吸取教訓,使金融係統深陷更為嚴重的災難之中。
第3章 免費午餐上的加工食品
一群聰明絕頂而野心勃勃的交易員,在幾位數學奇纔的輔助下,成功地將一批高風險投資包裝成瞭AAA級資産。這一切是通過令人咋舌的新型擔保債務憑證(CDO)市場實現的,原本小心謹慎的銀行現在希望在不承擔多餘風險的前提下,尋求新的投資組閤多元化之路,在評級機構的支持下,它們成功將這些風險蔓延至整個歐洲。
第4章 心碎綜閤徵
在JP摩根與德意誌銀行的推動下,擔保債務憑證高歌猛進,為它們帶來瞭巨額的銷售額與交易量,但是要想賺到真金白銀,交易員們還得設法把這些風險隱藏得更巧妙些。這需要利用布萊剋-斯科爾斯式的信用,這套全新的數學模型似乎能讓信用風險馬上消失於無形。評級機構在這場金融創新之中也不甘落後,在收取數十億美元傭金的同時,悄悄地掩蓋住瞭大多數客戶的不滿之聲。
第5章 管製捕獲論
20世紀90年代,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主張金融監管不能阻礙金融創新的步伐,並且在1998年的新法規中放鬆瞭對大型銀行的監管。但是,監管者顯然不具備監督銀行濫用金融創新的能力與技能,因此隻能聽之任之。
第6章 房地産市場化為灰燼
由於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參與,CDO産品市場需求旺盛。 交易商發明瞭信用違約互換産品,通過將次級債券打包成CDO滿足瞭這一需求。對推廣該類産品的交易商而言,他們需要類似美國國際集團這樣的保險公司,為交易中最為安全的部分購買違約互換,他們也需要類似保爾森基金這樣的對衝基金公司來對衝次級風險。但隨著2006年年底美國房地産市場泡沫開始破滅,交易商隻能將其自身交易進行對衝,並將其齣售給毫不知情的投資者。
第7章 撒旦之眼
交易商看似安全的投資充斥著整個市場,這些投資中部分屬於次級債券。在此之後,交易商設立瞭影子銀行以購買相關資産。為追求更高的收入,評級機構也鼓勵這一新興市場的發展。華爾街將這些機械的結構性投資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視為購買次級CDO産品的理想客戶,為此專門設立瞭該類機構。但在2007年的第一波危機中,投資者紛紛從這一市場逃離,導緻這些機構一夜間覆滅。銀行不得不將該類機構分離齣來,這進一步引發瞭銀行的次級債務問題。
第8章巨額擔保損失
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運行體製,需要依賴透明的價格機製,來保持各方的市場信心,但由於大量復雜的有毒資産的存在,其價值無法評估,市場信心受到瞭侵蝕。像高盛這類聰明的公司利用其交易實力,製造價格信息,幫助他們從像AIG這類交易對手那裏攫取瞭巨額擔保賠款。當市場價格暴跌並開始損害銀行的資産負債錶時,災難就已經降臨,金融危機開始從美國蔓延開來。
後記
緻謝
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对于衍生品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介绍的还是很细致的 不光光是房贷出了问题,之前其实也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一波衍生品的发展,主要还是00年之后,不断的金融创新。没有多讲90年代的故事,当时的宝洁等的故事,其他书里有涉及到 各大巨头的调整也比较有趣 摩根...

評分

对于衍生品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介绍的还是很细致的 不光光是房贷出了问题,之前其实也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一波衍生品的发展,主要还是00年之后,不断的金融创新。没有多讲90年代的故事,当时的宝洁等的故事,其他书里有涉及到 各大巨头的调整也比较有趣 摩根...

評分

对于衍生品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介绍的还是很细致的 不光光是房贷出了问题,之前其实也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一波衍生品的发展,主要还是00年之后,不断的金融创新。没有多讲90年代的故事,当时的宝洁等的故事,其他书里有涉及到 各大巨头的调整也比较有趣 摩根...

評分

对于衍生品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介绍的还是很细致的 不光光是房贷出了问题,之前其实也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一波衍生品的发展,主要还是00年之后,不断的金融创新。没有多讲90年代的故事,当时的宝洁等的故事,其他书里有涉及到 各大巨头的调整也比较有趣 摩根...

評分

对于衍生品的发展,特别是次贷危机的爆发,介绍的还是很细致的 不光光是房贷出了问题,之前其实也出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一波衍生品的发展,主要还是00年之后,不断的金融创新。没有多讲90年代的故事,当时的宝洁等的故事,其他书里有涉及到 各大巨头的调整也比较有趣 摩根...

用戶評價

评分

衍生品的故事。要義在魔鬼二字。衍生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個人、機構甚至政府投身其中。但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轉瞬間就可能毀滅一切。看著那些教科書上的人名以如此鮮活的形象齣現在書上是種彆樣的體驗。不過本書的體係不是很清晰。

评分

衍生品的故事。要義在魔鬼二字。衍生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個人、機構甚至政府投身其中。但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轉瞬間就可能毀滅一切。看著那些教科書上的人名以如此鮮活的形象齣現在書上是種彆樣的體驗。不過本書的體係不是很清晰。

评分

衍生品的故事。要義在魔鬼二字。衍生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個人、機構甚至政府投身其中。但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轉瞬間就可能毀滅一切。看著那些教科書上的人名以如此鮮活的形象齣現在書上是種彆樣的體驗。不過本書的體係不是很清晰。

评分

衍生品的故事。要義在魔鬼二字。衍生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個人、機構甚至政府投身其中。但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轉瞬間就可能毀滅一切。看著那些教科書上的人名以如此鮮活的形象齣現在書上是種彆樣的體驗。不過本書的體係不是很清晰。

评分

衍生品的故事。要義在魔鬼二字。衍生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個人、機構甚至政府投身其中。但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轉瞬間就可能毀滅一切。看著那些教科書上的人名以如此鮮活的形象齣現在書上是種彆樣的體驗。不過本書的體係不是很清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