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信如晤

见信如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英]肖恩·亚瑟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430
译者:冯倩珠
出版时间:2020-6
价格:1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6743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书信
  • 外国文学
  • 英国
  • 肖恩·亚瑟
  • 文学
  • 随笔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人文
  • 情感交流
  • 书信体
  • 回忆录
  • 成长故事
  • 人文情怀
  • 亲情陪伴
  • 经典文学
  • 心灵共鸣
  • 真诚表达
  • 岁月沉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书信集之一。

◆《纽约客》《金融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赞誉《见信如晤》!畅销10余国: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

◆ 以本书为灵感的英国综艺节目《见信如晤》视频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同类题材的中国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播放次数超17亿次!

◆ 124封名人信件首度曝光,女王、巨星、总统、诗人、作家、科学家……封封都精彩!

◆ 收录超100张信件原件,全彩影印、四色印刷,生动还原每一个细节!

◆ 烫金护封、内封复刻名人签名,装帧精美,收藏送礼不二之选!

------------------------------------------------

《见信如晤》收录了大量名人的私密信件,包含超100张珍贵的书信全彩影印件:

杰克·凯鲁亚克邀请好莱坞大明星出演《在路上》的信;海明威给好友的写作建议信;开膛手杰克附上人类肾脏的恐吓信;达芬奇的求职信;伊丽莎白女王教艾森豪总统做烤饼的信;科学顽童费曼先生写给亡妻的情书;甘地请求希特勒不要发动战争的信……

女王、巨星、总统、诗人、作家、科学家……大人物的小秘密、伟大灵魂的真挚絮语、富有时代意义的通信,浓缩成124颗承载秘密、眼泪、欢笑、悲伤和祝福的时空胶囊,带你走进他们鲜活的人生。

卷福、抖森的珍爱之书,《纽约客》《金融时报》等重量级媒体力荐,在书信艺术即将失落之前,造访一次书信博物馆!

------------------------------------------------

@“卷福”本尼迪克特· 康伯巴奇(英国演员,《神探夏洛克》主演)

通过这些书信可以窥见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美好、疼痛及巧妙的诙谐。

@《先驱报》

这就是那种你会反复读一遍又一遍,每次却仍能收获新发现的书。它是对人类光辉与力量的颂扬,让你想坐下来为自己亲笔写一封信。

@《星期日邮报》

在此之前出版过很多类似的书信集,毫无疑问之后也会有很多,但想要超越这本书恐怕太难了。

作者简介

肖恩· 亚瑟(Shaun Usher)

英国作家,肖恩·亚瑟为三件事而活:信件、清单、美丽的书。

他于2009年创立的“私密信件博物馆”(Letters of Note),以线上博物馆的概念搜集了古今中外各种迷人的信件、明信片、电报、传真和备忘录。网站目前点阅次数已超过1亿。

2013年,他出版的第一本书《见信如晤》,盘踞《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达6周之久,获得众多国际媒体一致好评,一跃成为国际畅销书。此后,他陆续出版了《清单》等多部作品。

他现居英国曼彻斯特,仍四处寻觅珍奇信件和有趣清单。

目录信息

第1封信 私人滴面烤饼配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写给美国总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
第2封信 比尔希克斯(Bill Hicks)谈言论自由
比尔希克斯写给一位牧师
第3封信 我将被处决
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写给法国亨利三世
第4封信 来自地狱
开膛手杰克写给乔治卢斯科(George Lusk)
第5封信 给钟上好发条
E. B.怀特(E. B. White)写给纳多(Nadeau)先生
第6封信 听说您喜欢番茄汤
威廉P麦克法兰(William P. MacFarland)写给安迪沃霍尔
第7封信 你的朋友,约翰克
约翰克里茨法卢希(John Kricfalusi)写给阿米尔阿夫尼(Amir Avni)
第8封信 象人
弗朗西斯卡尔-戈姆(Francis Carr-Gomm)写给《泰晤士报》(The Times)
第9封信 我感到惊骇不已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写给《泰晤士报》
第10封信 回信又没有钱拿
格劳乔马克思(Julius Marx)写给伍迪艾伦(Woody Allen)
第11封信 我喜欢文字
罗伯特皮洛许(Robert Pirosh)写给多人
第12封信 艺术是无用的,因为……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写给伯纳夫克莱格(Bernulf Clegg)
第13封信 和剧名一样糟糕
伊恩梅因(Ian Main)写给喜剧与轻娱乐节目主管
第14封信 我撑不下去了
弗吉尼亚伍尔夫写给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
第13封信 我感到惊骇不已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写给《泰晤士报》
第15封信 五十名女神枪手待命
安妮欧克丽(Annie Oakley)写给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
第16封信 让希特勒下地狱
帕特里克希特勒(Patrick Hitler)写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第17封信 谢谢你的梦
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写给埃米科科伦(Amy Corcoran)
第18封信 我多么希望为你们工作!
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写给《纽约客》
第19封信 音乐即是生活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写给一等兵维莱科(Villec)
第20封信 致我的旧主人
乔丹安德森(Jourdon Anderson)写给帕特里克亨利安德森(Patrick Henry Anderson)
第21封信 一个人必须做到些什么,必须得有作用
亨特斯汤普森(Hunter S. Thompson)写给休姆洛根(Hume Logan)
第22封信 哦,天啊,厨子死了
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写给斯蒂芬加德(Stephen Gard)
第23封信 求你们收留我的孩子
众多母亲写给弃婴庇护所
第24封信 要吃蔬菜!
约翰W.詹姆斯Ⅲ(John W. James Ⅲ)写给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第25封信 史蒂夫马丁的亲笔信
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写给杰里卡尔森(Jerry Carlson)
第26封信 华人出身是耻辱吗?
玛丽泰普(Mary Tape)写给旧金山教育委员会
第27封信 我们的弗兰克
康奈尔家写给丘拉家
第28封信 我的灵感女神不是一匹马
尼克凯夫(Nick Cave)写给全球音乐电视台
第29封信 O.M.G.(哦!我的天!)
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John Arbuthnot Fisher)写给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第30封信 只有成年人才会感受到威胁
厄休拉诺德斯特罗姆(Ursula Nordstrom)写给一位学校图书管理员
第31封信 该死的,我分裂它,它就得分裂着
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写给爱德华威克斯(Edward Weeks)
第32封信 我会等候你
重成夫人(Lady Shigenari)写给木村重成(Kimura Shigenari)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勉强过关的一本鸡肋,你说它对读书人有多大用处?一无所用。你说它让知识分子产生多大共鸣?微微跳动。这本书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能唤起些微对“书信时代”的怀念和追忆——当然,被唤起的人群大都是四五岁以上年龄了。那是一个电报按照每字6分钱、加急电报1毛2的年代,那是一个躲...  

评分

“谁说没有圣诞老人?感谢上帝!圣诞老人存在着,他永远存在着。弗吉尼亚,一千年以后,不,千千万万年以后,他还会继续将快乐带进童心里。”(《太阳报》编辑弗朗西斯•法•丘奇给八岁小女孩弗吉尼亚•奥汉隆的回信) “……我在某个地方,他们看不见我,但我能看见他...  

评分

评分

几度欣喜若狂 几度热泪盈眶 几度心潮澎湃 几度嫣然一笑 我数不清了 这就是阅读这些信件的状态 标号式的顺序太符合个人口味了 因此阅读笔记也可以整整齐齐排列下来 繁体字看起来可真不容易呀 信件 件件精彩! 名家打动人的不是他们的技巧 而是鲜活的人性 梵高的真诚 伍尔夫的真...  

评分

亲爱的你: 好久不见。 当你看到我写给你的这封信的时候,是不是有种陌生而又惊喜的感觉呢?现实中的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收到过一封真正的信了呢?而你又有多久,没有感受过在写字台前,珍而重之地摊开一页信纸,旋开钢笔笔帽,踌躇着该如何写下第一行字的心情了呢? 木心先...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几篇很动容,书信永远不该被取代,当时的心情,每一封信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

评分

一部书信形式的博物馆

评分

见信如晤,真是个很浪漫的词语,在世界还未这么小的年代,这些有趣,温情,浪漫,智慧,真诚,残酷的信件让情感如此贴近。

评分

读完啦,其中一些信看得我柔软了,译者也很棒,下次看看译的其他作品!

评分

书封的设计很特别--是一个信封。拆开信封里面是装有124封信的书。而这一封封信件从古跨今,写信人也是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背景。想起之前在巴黎的时候,塞纳河两边的二手书摊卖的二手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大多是上个世纪的旧物,泛黄的纸片上还留有满满的字迹。犹豫再三最终没有买下他们其中的任何一张,总觉得偷窥别人的私人信件是不好的事情,也或许是怕触碰到沉重的尘封往事,对它们还是敬而远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