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可以被称为地狱的地方屈指可数,奥斯维辛即为其一。1940年9月 ,波兰军官维托尔德•皮莱茨基自愿前往集中营。三年间,依靠过人的体能、智慧与意志力,依靠坚定的信仰,皮莱茨基在里面成立了秘密组织,援助同胞,并不断向外界传递信息。1943年4月,皮莱茨基死里逃生,开始将自己的经历整理成报告上交,本书是其最完整的一份报告。书内详细记录了他在集中营里经历的世人难以想象的日子。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1901—1948),波兰军官,波兰抵御组织成员,唯一一位自愿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被关押者。二战结束后,皮莱茨基被波共以“西方间谍”的名义处死。“当家人到狱中探望时,皮莱茨基说,与这里相比,奥斯维辛简直是儿戏,苏联训练出来的波兰人简直心狠手辣。”九十年代,皮莱茨基获得平反,自此成为波兰历史上以及波兰民众心中的英雄,一个为了自由、信仰和祖国从容赴死、志愿献身的英雄。
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文/信实的精灵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人们最不愿翻起的那一个。因此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有微微的恐惧感。 奥斯维辛的事情我听说过一些,从正经的毒...
评分文/文小妖 在希特勒统治下的12年,迎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据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著作,犹太人大屠杀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R·布朗宁的《平民如何变成屠夫——一〇一后备警察营的屠杀案真相》中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942年3月中旬,犹太大屠杀受害者中,75%~80%的...
评分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人敢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当卧底。 警匪片中的卧底是很多的,这些场景也往往能看得人惊心动魄。但是,即便是战争年代深入敌营的卧底都比不上深入集中营的卧底来得艰难。 在我的印象中,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一个杀人工厂,无论是相关的电影还是纪录片,无一不是...
评分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文/信实的精灵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人们最不愿翻起的那一个。因此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有微微的恐惧感。 奥斯维辛的事情我听说过一些,从正经的毒...
评分搜索了一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1940年建立,1945年被苏联解放,五年的时间有超过400万的人在此遇害,平均每年有百万,被称作是死亡工厂。 远在欧洲大陆的集中营里发生了什么罪行,了解的不多,可是日...
难以想象作者是以怎样的坚韧度过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九百多个日夜;以怎样的缜密在集中营里成立秘密组织,无声无息地求生图存,传递信息;更难以想象在被审判和临刑那一刻,作为从纳粹屠刀下逃生的爱国者,他怎么评判宣判他为间谍和叛国者的同胞。正因皮莱茨基高尚的人格,经历生死之后的沉静,这份报告读来不止有真相,还有思索。
评分如果皮莱斯基这样的人不能称作英雄,那真的就不知道谁配得上这份荣耀了。题外话:从集中营逃出生天的办法,无非是找到一份不累且有油水的工作(以免累死);找到一伙可以信赖的狱友互通有无(以免饿死)并保持强健体魄和心智(以免病死),最后加上及时跑路的决断力。
评分一份惊人的记录,难以想象作者是如何在那样地狱般的环境中保持如此的冷静、克制和智慧。虽然关于集中营和大屠杀的文艺作品以前看过不止一部,但这本书却是最让我震动的。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和高效的机械化与组织化结合,带来了流水线式的杀人作业,人类的恐怖行径竟可以如此残忍如此大规模,而又在此后的历史中一再上演。阅读本书是一次极不愉快的体验,必须始终保持神经的麻木状态,让自己的情绪不至过分代入。作者逃亡的一段让人对世界残留希望,而作者最终的结局却更让人忧愤莫名。在祖国的监狱里,面对苏联人训练出来的同胞的种种手段,奥斯维辛就像是儿戏......
评分典型的波兰英雄,抗褐抗赤到死
评分"你可以选择来到或离开奥斯维辛吗?""是的。"碎片文字的背后,是钢铁般的身体和意志、以及人性在最魔鬼地狱发出的闪光。奥斯维辛不仅关于犹太人,也残害波兰人、吉普赛人…这本日记让我们重新意识到它是个普遍的人类地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