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已结束七十年,探讨战争起源的著作为数众多。入江昭教授在宏大的国际史视野内审视亚洲-太平洋战争,其总体解释框架是独一无二的。他清晰而令人信服地阐明了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疏离,直至最终对抗它曾参与建立并维护的国际体系的。
入江昭(Akira Iriye,1934— ),当代美国杰出历史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Charles Warren讲座教授、历史系主任。1978年出任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学会主席,1982年入选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美国历史协会主席,2000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
译者简介
李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毕业,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史硕士。现为出版社编辑。
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昭和史绕不开的一个课题,而与其直接相关的“华盛顿——伦敦条约体系”,乃至此后种种国际关系的变化,自然也是探讨这一课题的书籍不能绕开的问题,然而除去罗列事实与泛泛而论,真的深入探讨这类问题的书籍大都将重点放在某国内部(如研究美国的孤立主...
评分九一八事变和国际反应 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制定了九国公约。该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紧接着中国和日本在山东领土问题上达成协议,中国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是民国政府取得的一次外交胜...
评分“一个岛国是无法控制大陆国家的”。入江教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是面向一般读者的优秀著作。没有史学作品中常见的晦涩理论及无用的文字游戏,此书文风平实、语言晓畅、逻辑明晰。入江教授向我们展现了二战爆发前,日本——原本20世纪20年代华盛顿体...
评分九一八事变和国际反应 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制定了九国公约。该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紧接着中国和日本在山东领土问题上达成协议,中国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是民国政府取得的一次外交胜...
评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再典型不过的“威慑”(deterrence)失败的例子。deterrence的实质就是通过我方的结盟、军事态势、外交信号等手段,以非暴力的方式拒止对方以不符合我方利益的行动。换句话说,威慑是“亮剑”,但是真打起来就是威慑失败。我们所熟悉的威慑更多是核武器诞生...
以日美关系为核心的太平洋战争起源之经过。国际关系和外交视野,主要集中于日本的观点,特别是上层的动向。《剑桥民国史》也有作者的一章,是基于中国观点的国际背景和外交史,可作对照。事后来看,凯申君早早地站对了队伍,还是很关键的……
评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和太平洋的起源》的作者入江昭看来,日本一厢情愿地认为国际社会将捏着鼻子承认其对中国的鲸吞与蚕食,是日本最大的战略失误。 当然在日本一方看来这也并非完全一厢情愿,毕竟之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都是胜者为王,日本就是靠打一步步奠定了自己跻身强国之林的资本,因此没理由相信这一次不一样。 但日本决策层最昧于时势之处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是由体系主导的,也即主要由欧洲的凡尔赛和约体系和亚太的华盛顿公约体系所界定。这也意味着任何双边关系都要放到和被放到国际体系框架里来讨论。 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占从一开始就被视为对既有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挑战,以英美为首的华盛顿体系缔造者虽然因国际经济危机导致的实力下滑暂时无法出手制止,但对这一挑战行为及其结果从来没有
评分从始至终,日本人都太被动了。挺好的小书,除了有点雷人的“根据百度百科”。
评分本书以日本作为叙事主角,和书名不匹配。作者通过放大或削弱部分政策的意义和细节,处心积虑为日军侵华辩护(日本精英皆有和平之愿望,侵华乃军部所为),可见修正主义势力之大之深(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87年)。
评分好像在说今天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