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
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约翰•塞尔(John Searle ,1932—),美国当代颇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之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5年获罗德(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建者奥斯汀(J.L.Austin),深入研究语言分析哲学。1959年返美,并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后当选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代表作品有《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
近两年,我个人喜好的分析哲学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译介进来。其中主要是陈波的努力。斯特劳森的《个体》,蒯因的《词语与对象》,以及马上要出版的安斯康的《意向性》等都是历史上最经典的分析哲学-心智哲学著作。而那一代哲学家里(广义上说,我是指罗尔斯那一代有分析...
评分 评分近两年,我个人喜好的分析哲学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译介进来。其中主要是陈波的努力。斯特劳森的《个体》,蒯因的《词语与对象》,以及马上要出版的安斯康的《意向性》等都是历史上最经典的分析哲学-心智哲学著作。而那一代哲学家里(广义上说,我是指罗尔斯那一代有分析...
评分我们的一切都是靠心和脑来支配和统治的,学习这样的科学会使我们更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评分1984年的书,我在30年后的2014年对其进行评论,似乎不太公平。 塞尔因为他在语言哲学上的贡献,被写进了教科书。更因为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被普通公众所知。 他在第一章提到,心灵之与大脑,就像某物的宏观属性和微观属性。但他在这里讲得很模糊,用的比喻是宏观下冰的...
塞尔对于两种因果观的说明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对自由意志的进化论的自由感说明富有洞见。
评分在分析哲学家眼中,不能还原为逻辑语义、命题分析的问题,无法理解,包括身心、意向、意识问题。
评分在分析哲学家眼中,不能还原为逻辑语义、命题分析的问题,无法理解,包括身心、意向、意识问题。
评分塞尔对于两种因果观的说明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对自由意志的进化论的自由感说明富有洞见。
评分中文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