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否必須有用?旅行是否必須有意義?從事藝術評論的年輕筆者一個人背上書包,以美學方式遊遍歐洲十二國。她以私人化的視角,藉助旅行為載體,將生命裏的一段真誠與讀者分享。生活經曆,藝術思維,人文情懷都在其中,用文字與鏡頭打造一個她獨有的歐羅巴王國。旅行,無論幾人成行,最終都是一個人的事,同行者,偶遇者,無論身分,最終都成為過客,隻有所感所想成為記憶中的永恒。旅行中有酸楚,亦有美好,她在北極圈遇見北極光,在丹麥尋找安徒生,在巴黎舞一麯探戈,在西班牙遇險,在匈牙利吟唱布達佩斯之戀,在愛沙尼亞尋找挪威的森林,在瑞典聆聽小津安二郎的櫻花物語……在路上,人比風景精彩。
——“人選擇旅行並非是為瞭逃避現世,一旦踏上瞭旅途,最初的目的就在步履中消弭,行走自成因果。”
——“內卡河蜿蜒流淌,穿過整個圖賓根市。河岸旁的堤岸上坐滿年輕的學子,他們蕩著雙腳,在陽光下安靜地看書。街上的旅人走得緩慢,提著菜籃的婦人笑著和我問好。這兒還是德國嗎?”
——“我更癡迷於觀看戈雅早年所繪的綫稿,黑漆漆的細緻筆觸描繪著魔鬼撒旦與古希臘、古羅馬神話中的各種神怪,以及歐洲當時的瘟疫情況與人類的病痛……這一切都難以在其他博物館中看到,人們一直以為這位畫神是光鮮亮麗的,到瞭普拉多纔發現,這顯然是個誤讀。”
——“眼下再看,我發覺巴赫最好的地方,其實是他的快與停。停下來寫一段‘巴赫樂旨’,他亦知道,復閤音樂所承載的龐大的、錯綜復雜的體係並非他能在生前解決的,所以留下賦格並稱其為藝術,冠以這懸疑的名號。”
周婉京,筆名周刺,青年作傢。1990年12月生於北京,久居香港。也是一位遊走列國的文字工作者,曾在香港與北京的電視颱任編導,在報章任記者。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影藝術學士(一等榮譽),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優秀學生嘉許)。自2009年起從事電影劇本創作及藝術評論。大學時期是香港金像奬導演譚傢明的學生,畢業作品為5萬字長篇電影劇本《寨》,曾與團隊拍攝微電影《重演》、《川子》、《Eveline》等。2012年獲得香港城市文學奬,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纔藝發展奬。
一年的時間你能做多少事情?會路過多少風景? 一個人,一年,十二個國家,這是周婉京給出的答案。 《一個人的歐洲》記錄了作者周婉京遊遍歐洲十二國,在路上看到的風景與人以及所思所感。透過文字,讀者可以感受作為藝術評論人的作者眼中的歐洲,同時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評分虽然每篇篇幅不长,但这正是巧妙所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随着婉京的笔触周游欧洲,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短短的时间,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文中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平实地描绘她的所见所想,也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总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读物。
評分一年的時間你能做多少事情?會路過多少風景? 一個人,一年,十二個國家,這是周婉京給出的答案。 《一個人的歐洲》記錄了作者周婉京遊遍歐洲十二國,在路上看到的風景與人以及所思所感。透過文字,讀者可以感受作為藝術評論人的作者眼中的歐洲,同時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評分虽然每篇篇幅不长,但这正是巧妙所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随着婉京的笔触周游欧洲,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短短的时间,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文中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平实地描绘她的所见所想,也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总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读物。
評分虽然每篇篇幅不长,但这正是巧妙所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随着婉京的笔触周游欧洲,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短短的时间,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文中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平实地描绘她的所见所想,也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总之是非常不错的一本读物。
開始讀這本書的那天,剛好得知我雅思考瞭7.5分,於是讀起來好像親身跟著婉京把歐洲遊瞭一遍。一個地方寫兩三頁紙,配三五張圖,既有地標的美景,又有旅途的奇遇,既有藝術的評論,又有窮遊的攻略,語言清新,風格活潑,不能更喜歡。
评分哎媽...婉京年輕的時候是這麼寫作的啊,哈哈哈哈,有趣有趣,感覺遇到瞭自己朋友的兒時狀態
评分特彆棒,推薦!
评分讀瞭《隱君者女》纔過來的,書中提到瞭作者在寫這本《一個人的歐洲》,所以也因此被譚傢明說成是自傳體小說,兩本都讀完瞭就覺得,一,作者真的成長瞭,二,世界很大,去外麵看看纔能成長的更快。
评分不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