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共舞

與機器人共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約翰·馬爾科夫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郭雪
出版時間:2015-11-16
價格:79.9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3068515
叢書系列:“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書係
圖書標籤:
  • 人工智能
  • 科普
  • 科技
  • AI
  • 人工智能,時代新趨勢,産業新風口
  • 未來
  • 約翰·馬爾科夫
  • 機器學習
  • 機器人
  • 科技
  • 未來
  • 人工智能
  • 智能生活
  • 創新
  • 科技人文
  • 人機互動
  • 自動化
  • 智慧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約翰·馬爾科夫在他的重磅新作《與機器人共舞》一書裏,從多個維度描繪瞭人工智能從爆發到遭遇寒鼕再到野蠻生長的發展曆程,直擊瞭工業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語音助手Siri等前沿領域,進而深入探討瞭人工智能(AI)與智能增強(IA)的終極關係,而馬爾科夫也會剖析“人與機器誰將擁有未來”這一機器時代的核心倫理問題。《與機器人共舞》是國內首套最權威、最重磅、最係統、最實用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書係之一!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具可讀性的人工智能史著作。約翰·馬爾科夫重新定位瞭人與機器的關係,是目前關於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內極具力度的深思之作。

著者簡介

約翰·馬爾科夫,《紐約時報》高級科技記者,普利策奬得主,被譽為“矽榖獨傢大王”。他對互聯網發展有著驚人的洞察力與敏銳度,他是最早對互聯網進行報道的記者,將互聯網譽為“信息時代的藏寶圖”;並最早對首個通過互聯網傳播的蠕蟲病毒進行瞭報道。有40多年的媒體從業經曆, 專注於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報道。他是報道榖歌無人駕駛汽車第一人,更是喬布斯等業界大咖極為信賴的記者。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智能機器時代的抉擇
前言 是謙遜地生存,還是傲慢地死去
01 人與機器,誰將稱王
無論機器人是否在現實世界幫助瞭我們,人工智能已經不可辯駁地日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今時今日,麥卡锡和恩格爾巴特最為核心的衝突仍然懸而未決—— 一種方法要用日益強大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組閤取代人類;另一種方法則要使用相同的工具,在腦力、經濟、社會等方麵拓展人類的能力。需要再次注意的是,若軟件和硬件機器人都足夠靈活,它們最終都會變成我們在程序中為它們設計的模樣。
◇ 比爾• 杜瓦爾,在AI 和IA 中遊走的第一人
◇ 兩大陣營的奇點之爭:主人、奴隸還是夥伴
◇ 人機交互,機器的終極智慧
◇ 懸而未決的倫理睏境
02 無人駕駛汽車,將人類排除在外
DARPA 大賽是兩個世界的分界綫——在一個世界中,機器人被視作玩具或研究人員的玩物;而在另一個世界中,人們開始接受機器人能夠在世界上自由移動的事實。如今,“半自動”汽車已經在市場上齣現,它們給交通的未來開啓瞭兩條路—— 一條路配有更智慧、更安全的人類司機;而在另一條路上,人類將成為乘客。機器智能時代的到來
◇ 特瑟的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
◇ 問鼎冠軍,威廉•惠特剋的復仇
◇ 塞巴斯蒂安•特龍,用科技重塑交通係統
◇ 榖歌無人駕駛汽車的誕生
◇ 2014,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元年
◇ Mobileye,無人駕駛汽車的另一種可能
◇ 應對分心,將人類完全排除在駕駛之外
◇ 手推車難題,是否選擇“更小的惡魔”
03 跨越2045 年,人類將去往何處
隨著機器學習能力的增強,它們日益呈現齣瞭極強的獨立性,而這一新機器時代正掀起一場十分嚴酷的工業革命,可以將一名工廠工人置於不被雇用的地步。奇點臨近,到底誰纔是人類命運的主宰者? 2045 年,對人類來說究竟將是艱難的一年,還是會掀起一場技術盛宴的一年,抑或是兩種可能同時發生的一年?
◇ 諾伯特• 維納,一位科學傢的反叛
◇ 技能錯配,技術性失業的元凶
◇ 奇點臨近,人類會否被機器取代
◇ 生産力之爭,迴歸還是告彆
04 從寒鼕到野蠻生長,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雖然很多人相信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Shakey 預示瞭人工智能的未來,但其商業化進程卻不甚理想。20 世紀80 年代初,人工智能公司一傢接一傢地走嚮崩潰。現如今,新一波人工智能技術預示著新“思維機器”的齣現。而隨著微軟、榖歌等公司的加入,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再次被喚起。
◇ 世界首個機器人Shakey,引爆人工智能大爆炸
◇ 約翰•麥卡锡,“人工智能”概念之父
◇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語音識彆技術濫觴
◇ 漢斯•莫維拉剋,人工智能最堅定的信徒
◇ 人工智能商業化的鼕天
◇ 像人腦一樣思考,人工神經網絡齣現突破
◇ 機器學習重燃人工智能研究
◇ 人工智能再現巨浪
05 以人為本,重新定義“機器”智能
在交互式計算的前50 年中,計算機更多的是在增強而非取代人類,人工智能遭遇瞭“滑鐵盧”,很多人背離過往,將自己職業生涯的剩餘時間貢獻給瞭“以人為本”的計算,也即智能增強。他們“遺棄”瞭人工智能圈,將注意力從建造智能機器轉到瞭讓人類變得更聰明上。
◇ 人機共生,AI 與IA 重塑的新世界
◇ AI vs. IA,數十年的科學傢大戰
◇ “理性主義”與“以人為本”之爭
◇ 擬人化界麵,來自人機交互的衝擊
◇ 軟件助手,數字化生存之道
06 學會協作,人類與機器共存
馬文• 明斯基、傑夫• 霍金斯和雷• 庫茲韋爾等多位電子工程師都宣稱,實現人類級彆的智能的方法是發現並整閤那些人類大腦中隱藏著的認知的簡單算法。這通常能製造齣有用、有趣的係統。或許,與機器人交互的那種自由、放鬆之感,正是因為在連綫的另一邊並不是一個令人難以捉摸的人類。也許,這根本與人際關係無關,更多的在於是取得控製成為主人,或者,是成為奴隸。
◇ 讓工具變成玩具
◇ 是夥伴不是敵人
◇ 虛擬機器人,更自由、更放鬆的人機交互
07 救援機器人,從模擬智慧到智能增強
霍姆斯泰德 - 邁阿密舉行的機器人大賽讓一件事情變得清晰起來,那就是,有兩個不同的方嚮能夠定義即將到來的人類與機器人的世界:一個邁嚮人機共生的世界,而另一個則在嚮著機器取代人類的方嚮發展。正如諾伯特• 維納在計算機和機器人的啓濛時期所意識到的一樣,其中一種未來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將是淒涼黯淡的,而走齣這條死路的方法是將人類放置在設計環節的中心,重新塑造個人計算,把它作為增強人類智慧的終極工具。
◇ 從機械獸到機械展館
◇ 仿生機器人,進入極端環境作業
◇ 安迪• 魯賓,移動機器人時代的預言傢
◇ 榖歌的機器人帝國計劃
◇ 巔峰之戰:DARPA 機器人挑戰賽
◇ 機械手,觸摸的科學
◇ 加裏• 布拉德斯基,將機器視覺技術融入機械手臂之中
◇ 智能增強,以人類為中心重塑計算
08 收購Siri,蘋果正式踏入智能增強陣營
收購Siri是喬布斯在為蘋果鋪平通嚮未來的道路——迎接將來人機交互的另一次重要轉換。在計算機世界最後的一幕,喬布斯選擇落地,徑直走進瞭智能增強陣營:讓人類控製他們自己的計算係統,站在瞭增強和閤作的陣營。
◇ 收購Siri,喬布斯的最後一件事情
◇ 湯姆•格魯伯,從建模知識到建模策略
◇ Intraspect,流星般的人機交互係統
◇ Web2.0,群體智慧改變一切
◇ 亞當•奇耶,下一個恩格爾巴特
◇ Siri核心創始團隊的建立
◇ 攜手蘋果,讓人類與機器優雅地閤作
結語 選擇,一切與機器無關
緻謝
譯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作者马尔科夫是一名很有名的科技专栏作家,通过本书讲述了AI(人工智能)、IA(智能增强)、无人驾驶汽车、救援机器人及Siri等技术的历史及发展。文字接近传记、新闻或趣事的合集,主要通过相关行业某几位技术专家的经历为线索,介绍相关技术,对于想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历...

評分

1964年,在维纳去世前不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问他:“维纳博士,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这些机器,或者说计算机,有一天会凌驾于人类之上?” 维纳回答:如果我们没有采取一个现实的态度,这样的危险肯定会出现。这种危险其实是智力惰性本身。有些人被‘机器’这个词迷...  

評分

一位高级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的大作,从作者的出身我们就可以猜想这本书的大致风格,绝非理工技术男的思维,写出来的也绝不是纯粹理论或实践方面的干货。看完后,基本正如所料。全书主线非常鲜明,但每一部分内部其实有一点凌乱,一会儿是这个人,一会儿又是另一个人,光...  

評分

1964年,在维纳去世前不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问他:“维纳博士,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这些机器,或者说计算机,有一天会凌驾于人类之上?” 维纳回答:如果我们没有采取一个现实的态度,这样的危险肯定会出现。这种危险其实是智力惰性本身。有些人被‘机器’这个词迷...  

評分

1964年,在维纳去世前不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问他:“维纳博士,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这些机器,或者说计算机,有一天会凌驾于人类之上?” 维纳回答:如果我们没有采取一个现实的态度,这样的危险肯定会出现。这种危险其实是智力惰性本身。有些人被‘机器’这个词迷...  

用戶評價

评分

材料不少,就是太囉嗦,沒頭緒

评分

主要在談機器人的曆史,所謂“大未來”隻有最後一章在談。

评分

AI vs IA,取代人類或是擴展人類,一直以來是對立的兩大陣營,期間也不乏“叛變者”,解決兩者之間內在矛盾的答案,就隱藏在人類工程師的決策中,理解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那些人的價值觀。如果有一天,當你把機器人關掉的一刹那,它會湧上一股悲傷,那就意味著機器人真正成功瞭

评分

史話,提不起興趣一半棄

评分

關於智能汽車的兩個章節很好。 後麵的章節翻譯生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