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线(第二版)

断层线(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美] 拉古拉迈·拉詹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CNY 4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511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经济学
  • 金融危机
  • 经济
  • 金融学
  • 次贷危机
  • 社会
  • AAA
  • 断层线
  • 地质学
  • 地震
  • 构造
  • 第二版
  • 科学
  • 地壳运动
  • 断层
  • 自然现象
  • 地球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拉古拉迈·拉詹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2003年9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并在2003年获得了美国金融协会颁发的费雪·布莱克奖,该奖只颁予40岁以下最优秀的金融经济学家。

目录信息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 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007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010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012
如何对待不平等 // 014
政治应对措施 // 016
住房信贷的始末 // 018
房利美和房地美 // 021
经济适用房计划 // 022
“居者有其屋”战略 // 024
所有权社会 // 025
信贷也疯狂 // 027
有趣的美国特征 // 031
沉重的反思 // 033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 041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042
组织资本 // 044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045
后发国家的战略 // 048
制高点 // 049
特权政策 // 051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054
错过转型 // 056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057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060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063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065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 070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072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074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077
1998年东亚危机 // 079
断层线正在加深 // 085
危机之后的改革 // 086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088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 095
薄弱的社保体系 // 097
失业型复苏 // 098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101
经济层面的答案 // 101
救济金的政治学 // 106
自主刺激的弊端 // 112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 121
利率及其作用 // 123
网络泡沫的破裂 // 124
美联储有错吗? // 128
上涨的资产价格 // 129
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 // 131
格林斯潘的对策 // 133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136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138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140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149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154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159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162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170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172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174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177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184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187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192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200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203
我们应该限制竞争吗? // 203
政府不应该成为危机的救命稻草 // 205
终结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补贴和特权 // 206
制定适应经济周期的监管规则 // 206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208
改变由薪酬带来的风险动机 // 210
让高级经理承担投资风险 // 211
让债券持有者明白,风险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 // 214
政府对市场的介入 // 216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218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 // 220
缓冲机制:让风险有一个缓冲区 // 223
让金融机构更容易清盘 // 225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227
掌控资源的获得 // 227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 228
逐步淘汰存款保险制度 // 230
恺撒的妻子 // 232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233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240
早期的劣势 // 240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 242
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 // 243
教学质量影响重大 // 244
大学入学及大学阶段的教育 // 247
工作学徒制和培训 // 248
让差距变小 // 249
保险和安全网 // 249
区别对待失业保险 // 250
全民医疗保险 // 252
社会救济与劳动者的流动性 // 255
储蓄 // 259
政府能力 // 260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261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72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275
获得全球影响力 // 279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282
中国和世界 // 285
币值低估的代价 // 287
说服中国 // 290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292
后 记 // 295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 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007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010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012
如何对待不平等 // 014
政治应对措施 // 016
住房信贷的始末 // 018
房利美和房地美 // 021
经济适用房计划 // 022
“居者有其屋”战略 // 024
所有权社会 // 025
信贷也疯狂 // 027
有趣的美国特征 // 031
沉重的反思 // 033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 041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042
组织资本 // 044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045
后发国家的战略 // 048
制高点 // 049
特权政策 // 051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054
错过转型 // 056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057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060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063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065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 070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072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074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077
1998年东亚危机 // 079
断层线正在加深 // 085
危机之后的改革 // 086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088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 095
薄弱的社保体系 // 097
失业型复苏 // 098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101
经济层面的答案 // 101
救济金的政治学 // 106
自主刺激的弊端 // 112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 121
利率及其作用 // 123
网络泡沫的破裂 // 124
美联储有错吗? // 128
上涨的资产价格 // 129
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 // 131
格林斯潘的对策 // 133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136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138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140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149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154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159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162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170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172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174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177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184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187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192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200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203
我们应该限制竞争吗? // 203
政府不应该成为危机的救命稻草 // 205
终结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补贴和特权 // 206
制定适应经济周期的监管规则 // 206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208
改变由薪酬带来的风险动机 // 210
让高级经理承担投资风险 // 211
让债券持有者明白,风险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 // 214
政府对市场的介入 // 216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218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 // 220
缓冲机制:让风险有一个缓冲区 // 223
让金融机构更容易清盘 // 225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227
掌控资源的获得 // 227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 228
逐步淘汰存款保险制度 // 230
恺撒的妻子 // 232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233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240
早期的劣势 // 240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 242
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 // 243
教学质量影响重大 // 244
大学入学及大学阶段的教育 // 247
工作学徒制和培训 // 248
让差距变小 // 249
保险和安全网 // 249
区别对待失业保险 // 250
全民医疗保险 // 252
社会救济与劳动者的流动性 // 255
储蓄 // 259
政府能力 // 260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261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72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275
获得全球影响力 // 279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282
中国和世界 // 285
币值低估的代价 // 287
说服中国 // 290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292
后 记 // 29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同事小吴,今年33岁,参加工作11年,任主任科员已近3年,降税前每月到手的工资是2400元。按目前我市房价,小吴每月工资可买1/3平方米的商品房。小吴比较勤奋,每天到菜市场采买,对市场行情比较熟悉,他说,2010年底普通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0元,今年9月份已涨到每斤14元,一年...  

评分

断层线: 一、新技术变革使得贫富差距拉大(诱发次贷危机),应该重视公平竞争、教育和社会保障 1、互联网信息革命没有像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催生就业,将原产业从业者转化为现产业从业者 2、新产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提高了,学历等要求。使得低收入者被挤压到社会边缘 3、美国扩...  

评分

光是看书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本讲地震方面的书籍呢!“断层线”是地质学方面的一个专业术语,跟地震有关。地震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地壳中的断层线,而且是沿着断层线发生的。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反映断层的延伸方向和延伸规模。这本书实际上讲的是有关金融危机方面的...  

评分

断层线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地面断裂形成上下两个断层之间的那条线就被称为断层线。 作者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世界经济存在哪些潜在的危机。 1、金融业如同吸血鬼一般从实体经济手中汲取暴利。 2、民主政府的政策使用存在局限,因为选民政治,短视政策频频出台。 3、贫富差距...  

评分

《断层线》|马太效应下的冲突内涵 1.我们应该知道,好的经济与好的政治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经济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的原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紧密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相信一个国家建立制度的框架,政治的影响就会被削弱。然而真是的情况是,当政治合理并且均衡的时候...  

用户评价

评分

主要写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角度非常多,有阶级教育这种长期的影响因素,还有政府调控,总统为了政绩而强行让房地美泡沫式地扩大购入房屋抵押证券,导致银行不需要审核就能把次级贷款的组合证券给卖出去;发展中国家分析的更好,还随口提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老龄化必然发生,10年人家都已经看到危机了,我们居然这两年才后知后觉~越到后面作者的立场越来越像一个局外人,不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很什么美化,很客观全面的一本书,小缺点就是,经常写完一个经济学事件之后,过了一大段再去补充解释其中的基本词汇,可能没想到会有我这种这么金融小白的读者去读。。。

评分

有些金融、经济术语还是不太明白,不过在美联储大放水的当下,这本书具有借鉴意义。至于作者提到的金融改革,我觉得无解,人性是贪婪的,规避不了,就像尾部风险一样,除非一个轮回后,从头再来。ps作者应该是印度人吧,怎么不说说印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光得着中国不放,呵呵。收回一部分话,是除了印度没diss以外,diss了所有的有影响力的大国。

评分

经济学思想家

评分

感受一般,觉得更多偏向短期贸易发展,范围狭隘,试用度一般

评分

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压力、失业型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赌徒的银行、外资大量流入等,要想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打压尾部风险、放弃大而不倒、增加教育、健全监管体系与保险体系解决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