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好讀
作者:[英] 阿道司·赫胥黎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王寶翔
出版时间:2014-6-11
价格:NTD 2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17831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反烏托邦
  • 小說
  • 赫胥黎_AldousHuxley
  • 文學
  • 赫胥黎
  • 西洋
  • 英美文學
  • 英國
  • 未来世界
  • 科技社会
  • 乌托邦
  • 反乌托邦
  • 人性探讨
  • 社会控制
  • 意识觉醒
  • 哲学思考
  • 自由意志
  • 文明演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是預言還是恐嚇?是推演還是幻想?

西元2532年,人類對未來文明的追求與展望,完全呈現在這個深刻駭人的「美麗新世界」!

在美麗新世界裡「人人都很快樂」。它提供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快樂,我們為了達到這種快樂又得付出何種代價?

一出版便轟動全球,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書中根據當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所構想中的未來被認為有預言意味,對二十世紀的科幻小說起了深遠的影響。

烏托邦似乎比我們過去以為的更容易實現了。

如今我們發現自己面臨另一個緊張的問題:我們要如何阻止烏托邦成真?

……烏托邦是會存在的。生命傾向組成烏托邦。也許將來會有個新的世紀誕生,那個世紀的知識分子與特權者會想盡辦法消滅烏托邦,讓我們回歸非烏托邦的社會,那個社會雖然沒烏托邦那麼「完美」,但卻較為自由。-尼古拉‧別爾佳耶夫

作者简介

英國作家,共寫作了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1932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赫胥黎對人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預見力,在書中表現出對當代社會道德、標準和理想的期許與批評,被認為是現代思想的領導者。

目录信息

譯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本書人物人名引用來源
本書引用之祖尼語
作者新版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到对《1984》的评论,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美丽新世界》。对1984里描述的令人窒息的独裁场景我已不担心,因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翻过那沉重的一页,中国人正头也不回地掠过《1984》的阴影。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对国人会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在半个多世纪后的...  

评分

最初了解到《美丽新世界》,是在初中时读的《科幻世界》。后来读《娱乐至死》,波兹曼不止一次提到本书,促成了我对其阅读的机会。第一次阅读本书是在大学时代,距今也7、8年了。当时的震撼至今难忘,但也留下了诸多困惑和不解。在那时写下的书评最后,我曾写下一连串疑问: “...  

评分

与1984相比,这个世界似乎要美好的多,人们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可以尽可能的作乐。是个幸福的世界,但是又很恐怖,因为很多世界观是我们接受不了了,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爱。人们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人是被按照需要创在出来的,而且千篇...  

评分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tryi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m society these years. They wish people in that kind of society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mak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ociety...  

评分

《读药》第115期:幸福和稳定的代价——解读《美丽新世界》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15/ 如果没有人强迫,你为何如此生活——读《美丽新世界》 文/郝景芳(科幻作家)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  

用户评价

评分

世事如輪,上世紀初與21世紀初同樣面對社會劇變,人們開始質疑現存架構,人處身動盪較容易看出現行制度的荒謬。赫胥黎的時代有社會主義,國家主義甚至軍國主義,可惜這些主義後來都變得沒了主意,淪爲政客的權謀操控工具,變革失敗,資本主義亦改頭換面變得更平易近人,剝削奴役變得更婉轉幽微,統治者慷慨發送索麻或電視電腦或手機電玩色情球賽諸如此類,讓奴隸的感官終日填滿刺激無暇思索,甚至思索人生也變成罪,你既有空思索人生爲什麼不多加點班,多消點費,多做點愛?人不就是一堆血肉,需要的就只是皮膚表層的官能快感,再深入的快樂,你給,他們也領略不了,何苦?倒不如大家一起dumping down,一起變喪屍一起捉精靈,就算變白癡也有人陪着一起變,多好!相反,如果你選擇不變,你最終還是得變,變怪物異類,變成孤寂野蠻人。

评分

本書其實是在回應1920年代面臨的極權主義的興起,尤其那個時候許多知識分子認為極權主義的本質是反科學的、集體化的,反家庭的(國家化的相對面)、效率化的,所以這些要素都成了「美麗新世界」的特色。但這些「擔憂」,說實在只有部分成為了當今現實,的確當今是個消費主義當道的社會,我們始終有填不滿的需求,永遠有追求不到的美,而這些都是由資本家連同政府設計的,但如何逃出這道牢籠,我認為不是赫胥黎認為的「知識能使人獲得自由」,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並不是有一群設計家有意為之,而是大家不知不覺間的互動形塑了結構。在赫胥黎那個年代,科學、理性與自由始終是綁在一起的,所以無可厚非有這種矛盾的期許:既愛科學,又怕科學;既嚮往文明,又遠慮文明;既擔憂快樂,又不願痛苦。而且老實說,赫胥黎的文筆真的不怎麼樣,他自己也承認

评分

本書其實是在回應1920年代面臨的極權主義的興起,尤其那個時候許多知識分子認為極權主義的本質是反科學的、集體化的,反家庭的(國家化的相對面)、效率化的,所以這些要素都成了「美麗新世界」的特色。但這些「擔憂」,說實在只有部分成為了當今現實,的確當今是個消費主義當道的社會,我們始終有填不滿的需求,永遠有追求不到的美,而這些都是由資本家連同政府設計的,但如何逃出這道牢籠,我認為不是赫胥黎認為的「知識能使人獲得自由」,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並不是有一群設計家有意為之,而是大家不知不覺間的互動形塑了結構。在赫胥黎那個年代,科學、理性與自由始終是綁在一起的,所以無可厚非有這種矛盾的期許:既愛科學,又怕科學;既嚮往文明,又遠慮文明;既擔憂快樂,又不願痛苦。而且老實說,赫胥黎的文筆真的不怎麼樣,他自己也承認

评分

造物?造福?造虐?

评分

情節和人物有滿多不合理的地方,文筆也不是很好。但世界觀的架構還是挺有意思的,不同階級的人從出生前的基因就安排改造,出生後再給予相應的環境成長形塑,讓人能淺意識的認為一切理所當然。看完這本書覺得,世間的不完美和痛苦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如果什麼東西都垂手可得,那就難以體會到它的珍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