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与书

美人与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魏爱莲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马勤勤
出版时间:2015-11-17
价格:3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64133
丛书系列:文学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学研究
  • 文学
  • 十九世纪
  • 女性
  • 中国文学
  • 美人
  • 古典文学
  • 美人与书
  • 女性成长
  • 心灵疗愈
  • 文学随笔
  • 情感故事
  • 自我觉醒
  • 生活哲思
  • 内心世界
  • 温柔力量
  • 女性力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16世纪后半期开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作者,此时社会上开始接受士绅家庭出身的女人创作的诗歌,她们也寻求机会出版诗集。小说出版也进入繁荣时期,半职业化的小说家出现了。但与西方的情形相比,小说仍不是女性的写作文类,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才有所改变。《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前半部分是三则个案研究,探寻的是19世纪早期女性与小说之间关系的三个不同方面,分别是四个女作家为一部关于女人的小说所撰写的序言;一位女性编辑与小说作者的活动;三个重要女文人关于小说的文字。以这些个案研究为基础,本书的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红楼梦》的多种续书。到19世纪末,女性作者已经越来越多地以批注、撰述和编辑的方式参与小说出版。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中文版序
第一章从17世纪到19世纪
背景和基础
全书大纲
发现
第一部分19世纪早期的女性读者
第二章《红楼梦》和《镜花缘》的女性读者
女性与《红楼梦》
传记视角
四家女性题词
女性题词者与《镜花缘》的形成
第三章侯芝和女性弹词
才学之困
侯芝的一生与文学志业
从诗词到弹词小说
《再造天》的公开宣言与潜在修辞
从《镜花缘》看《再造天》
第四章三位女作家生活中的小说
梁德绳
从梁德绳到汪端
汪端
恽珠
小结
第五章作为女性文学的小说
——以1830年代为中心
19世纪早期与清代初年
小说和其他散文
女性的文学生态:教授与网络
女性的文学生态:私印和家刻
女性的文学生态:18世纪之衰退?
商业出版
小结
第二部分作为小说作者和形塑者的女性
第六章19世纪场景中的《红楼梦影》
传记与自传
作为自传/小说的《红楼梦影》
结语
第七章《红楼梦》续书的女性读者
《红楼梦》的系列续书
《红楼梦》续书、才子佳人小说和女性弹词
女性与《红楼梦》续书的形成
作为《红楼梦》续书的《红楼梦影》
小结
第八章女性、出版与晚清的文学思潮
《红楼梦影》之满族渊源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小说
《红楼梦影》与《女狱花》的对读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讨论的是文类与性别的关系。简单来说,章回小说出版的商业性、流动性与闺秀文化的冲突,是隔绝女性阅读或写作章回小说的最大阻力;相应地,弹词小说和诗歌则是“适合”女性读者与女性作者的。 中国女作家到了16世纪末才开始大量涌现,到1911年帝制时代结束...  

评分

摘要:《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首次对中国古代女性与小说的关系做了全面考察,为将“女性”写入小说史和“小说”写入妇女史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将“想象历史”的方法运用得十分精彩。但是,由于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偶有失度,从而导致某些构想无法落到实处。《美人与...

评分

这本书讨论的是文类与性别的关系。简单来说,章回小说出版的商业性、流动性与闺秀文化的冲突,是隔绝女性阅读或写作章回小说的最大阻力;相应地,弹词小说和诗歌则是“适合”女性读者与女性作者的。 中国女作家到了16世纪末才开始大量涌现,到1911年帝制时代结束...  

评分

摘要:《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首次对中国古代女性与小说的关系做了全面考察,为将“女性”写入小说史和“小说”写入妇女史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将“想象历史”的方法运用得十分精彩。但是,由于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偶有失度,从而导致某些构想无法落到实处。《美人与...

评分

摘要:《美人与书:19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首次对中国古代女性与小说的关系做了全面考察,为将“女性”写入小说史和“小说”写入妇女史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将“想象历史”的方法运用得十分精彩。但是,由于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偶有失度,从而导致某些构想无法落到实处。《美人与...

用户评价

评分

许多有关女性从事通俗小说创作、批评的想法都被这本书表达出来了,因此在绝望之中有了一些共鸣,最欣赏有关女性“形塑”了古代小说的论述。目前为止,魏爱莲是最让我欣赏的汉学家,并且她在论述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学者的研究观点,在汉学家中算是一股清流。

评分

许多有关女性从事通俗小说创作、批评的想法都被这本书表达出来了,因此在绝望之中有了一些共鸣,最欣赏有关女性“形塑”了古代小说的论述。目前为止,魏爱莲是最让我欣赏的汉学家,并且她在论述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学者的研究观点,在汉学家中算是一股清流。

评分

22

评分

本书旨在探讨《红楼梦》的女性读者所创诗词评弹,以及19世纪末的《红楼》续书。本书指出,16世纪末女性方逐渐活跃于文学领域,直至1911年帝制时代结束前夕,女性伊开始小说体裁的写作。而且,女性文学得以出版,并不是仰赖市场对其文采的赏识与器重,更多的是为了彰显父权之下礼仪之家的多重需求。如书中例举红楼续书之作《再造天》《红楼梦影》等,其间都有对女性人物割肉疗亲等情节的刻画,且在描写爱情场景时不涉淫笔。故而此书突显了16世纪至于19世纪中国闺秀书写“闺仪”的重要性,豹窥全书,可见女性作品得以出版,一方面倚靠家族男性之势力,一方面反对以牺牲女德为代价的艺文才华。

评分

女性与书本来就是一个有着暧昧氛围的忌讳问题,作者从她的研究视角讨论了女性才学的问题,包筠雅在其《文化贸易》中对女性刻工的问题也给予了较多关注,两者都涉及对女性与书的关注,但视角却不懂,可对照阅读。魏爱莲的这本有些观点和视角非常新颖,但内容不够紧凑,重复较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