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萧红 小说 民国文学 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文学 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16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萧红,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原名张乃莹。1930年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萧红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
在重庆回上海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的。仿佛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作者幼年的记忆里,作为一个旁观者淡淡地凝视着小城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善,那些恶,那些欢乐还有无可奈何的哀愁。
评分327 之前从没看过萧红的书,就只知道萧红是个才女且魅力很大,今日一看果真不错。难怪萧红会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她的文章字字都在批判封面思想下女子的被压迫,团圆媳妇12岁就被婆婆虐打致死…不过萧红的爷爷很有意思,天天跟萧红玩,教萧红诗词,给烤小猪烤鸭子,真想有个这样的爷爷T^T【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
评分明白了张迺莹是文学洛神。
评分在重庆回上海的飞机上一口气看完的。仿佛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作者幼年的记忆里,作为一个旁观者淡淡地凝视着小城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善,那些恶,那些欢乐还有无可奈何的哀愁。
评分生前最后一部小说,用寂寞的心境平静地叙述寂寞的童年回忆,看到了非常真实的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农村风貌。
我读呼兰河传时是个闷热夏夜,连空气都粘糊糊的,但对着薄薄的的一本连书页都略有些泛黄的小说,只觉得满纸苍凉,力透纸背的苍凉。 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书中曾有一段写到扎彩铺,“要做人,先做一个...
评分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追忆童年时光的《呼兰河传》。当时是南国的严冬,可究竟不比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城。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
评分(前话: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本没打算过贴到这儿来。今天发觉豆瓣没有关于萧红的评论。无需多言,推荐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不限此册) 正文:关于萧红的传记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了解到一点她的身世,其次才读到她作品吧。我却不是,在我读书的历...
评分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9月下旬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在蒋锡金位于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的住处落下脚来。《呼兰河传》就是从这时开始创作的。到1940年9月《星岛日报•星座》(香港)开始连载(至当年12月底连载完毕),其间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中,萧红经历了...
呼兰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