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精选集

汪曾祺精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页数:365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1
价格:3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0238803
丛书系列:世纪文学经典
图书标签:
  • 汪曾祺
  • 中国文学
  • 文学
  • 中国
  • 精选集
  • 散文
  •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 文学小说
  • 汪曾祺
  • 精选集
  • 散文
  • 小说
  • 中国文学
  • 生活美学
  • 温情
  • 叙事艺术
  • 经典作品
  • 文人情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散文和小说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还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如果说读汪曾祺散文我们享受的是闲情逸致,读汪曾祺小说我们感受到的则是诗情画意。 本书精选汪曾祺在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精华,涵盖成名作、口碑作,是作者小说创作全貌的*佳缩影,包括《复仇》《受戒》《异秉》《大淖记事》等名篇。汪曾祺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个性。早期追求诗化的风格,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对话;中年的小说语言糅进了不少方言,不同地域人物的对话犹显文化差异;越近晚年越平实,基本上走了一条从奇崛向平淡的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汪曾祺于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高邮县城。汪曾祺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他的父亲受过新式教育且多才多艺的人。汪曾祺受家庭影响,从小养成了平易、温和的性格。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得以在闻一多、朱自清和沈从文等名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21岁,开始在校刊《文聚》上发表诗歌和小说。浓郁的乡愁与市井人物,奠定了他作品的基本风格。1946年起,在上海的民办致远中学教书两年。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

目录信息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确立艺术的精神—— 季红真
复仇
小学校的钟声
冬天
翠子
囚犯
老鲁
戴车匠
艺术家
邂逅
异秉(一)
异秉(二)
受戒
大淖记事
岁寒三友
故里三陈
鸡毛
晚饭花
鉴赏家

八千岁
求雨
小姨娘
露水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薛大娘
名士和狐仙
礼俗大全
侯银匠
黄油烙饼
七里茶坊
八月骄阳
讲用
金冬心
云致秋行状
天鹅之死
安乐居
子孙万代
祁茂顺
瑞云
双灯
樟柳神
鹿井丹泉
创作要目—— 季红真
(本书目由季红真选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汪曾祺,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乡土作家,不论是用词,还是内容,抑或是主人公的选择和生活的范围,都是乡村市井里的小人物。而他也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中不被重视的一位作家,不过现在也恢复了声誉。 我个人最喜欢《岁寒三友》一文。三位主人公经历了没钱,赚钱,又复而贫...  

评分

人都需要写一个自己的世界。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他的马贡多镇,福克纳有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莫言有他的山东高密,苏童有他的香椿树街。王-“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小波在《青铜时代》里建立了三个不同的长安城。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王国,叫做“...  

评分

这是汪曾祺文字给我的感觉。场面精致、人物鲜活,关键是“贴地气”呀(这不想用这个么个词来描述···)。 接收了近20年的应试教育,除了政治和莫名其妙的历史,好在还有语文课本中,不那么带有目的性的纯文字,感谢与《受戒》的相遇,让我认识了汪曾祺。同样,...  

评分

第一次读汪老的小说,真得非常喜欢,从此汪曾祺先生便成为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也读了小老头的人间草木,比起散文,还是更喜欢他的小说,没有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没有惊人的写作技巧,但文字朴实,散淡,平和,语言丰富有韵味,有大量方言,不会存在普通话统治之下的言语模化僵...  

评分

爷爷叫锡祺,所以看到汪曾祺的名字有种天然的亲切,虽然二人毫无牵扯。爷爷曾经在武进的某个小镇开间棉布店,生意一度很红火。夏天,买了成担的西瓜放在桌子下面,平时傍晚,总有麻糕,馄饨,阳春面当点心,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当然,后来家道败落了。 汪曾祺出生在苏北高邮,...  

用户评价

评分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从他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中国的风情,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文脉,中国的匠心,那股涓涓流淌的,中国的魂。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分

范本标记。

评分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从他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中国的风情,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文脉,中国的匠心,那股涓涓流淌的,中国的魂。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分

和阿城是相同路数~千帆阅尽,下笔却是从从容容的一个短句

评分

受戒,岁寒三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