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是中药的历史,而是以中药书写的历史,是用当归、远志、甘草、人参串连起来的历史散文集。
史书药书对照来看,同样发黄的纸页上,竟能找到不少彼此印证的章节,更有许多埋伏呼应之处。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在医家眼中,往往不过是一张字迹潦草的药方,撰写者或是高明,或是蹩脚,或是认真,或是敷衍……以药读史,相互补充相互阐发,别有一番滋味。
传说太乙真人用莲藕拼出哪吒的人形,助他起死回生——作者在浩如烟海的本草药书中,挑出那些蕴涵历史天机、闪烁着青铜寒光的中药,为我们过往的几千年搭起了一座沉重的骨架。
郑骁锋,1975年生,浙江永康人。已出版作品《眼底沧桑》《本草春秋》《逆旅千秋》《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文集《落日苍茫》;盛大文学首届全球写作大展历史类十强作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太湖画脉》《帝国的黎明》等大型文史纪录片撰稿人。
人与草木的一笔春秋帐 文/米雪 盘古开天地之时,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力竭而亡。后来,他倒下了,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
评分文/沉羽 我不通岐黄,只是一直以来对中医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郑骁锋先生的这本《本草春秋》即便单纯从书名而论,也颇符合我的口味。可当我真正一页页深入阅读起来,才发现,自己对该书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就错了。我的视线应该从远志、甘草、当归、薏苡、蒿莱、菖蒲...
评分该如何书写历史,是许多人都曾探讨和尝试的课题。我们终究无法记录一个时代全部的鲜活,因为仅仅是一个人的所有故事,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好——可是我们终究还是需要记录那些注定将被湮没的痕迹,来抵偿我们遗忘这一本能所带来的罪愆。 郑骁锋的这本《本草春秋》,是以“本...
评分文/吴情 在生化医学宣称霸权的今天,不少国家的民族医学命运堪忧。就中国而言,传统中医并不能直接回应西方科学理性的质疑和声讨,中草药的配方遵循着中国道家阴阳哲学的理论范式。但不管现今和未来如何,中药、中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容抹杀。曾几何时,中药呵护...
评分作为一个历史半文盲,对历史,我一般看到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看到刀光剑影烽火狼烟,看到江山易主改朝换代,看到英雄头白头美人迟暮;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里,我还常常看到各个朝代上演的“宫心计”,看到阿哥们忙着跟穿越者谈恋爱。 我很少注意到,历史的边边角角还生长着葱...
构思立意是很棒 不过感觉没有被撑起来 冗杂絮叨 但又确实有不能不提的关键点 或许这样的题材谁都没法处理得漂亮 文笔方面仿佛是刻意营造生动而冲淡历史的严肃 但又流于做作不自然 高不成低不就 有些可惜 但也不容易
评分以为是写中药的历史,结果是写历史中的中药,一本本草春秋,一部中国通史,写得很细腻,每一篇都是一篇小品美文,但是历史书看得多了,不觉得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讲到最后发现原来不是国医,是医国呀,医之大者救国救民
评分饭后读物
评分按照历史脉络以草药为线索写成一本书,作者确实很有心意下了功夫。我记得第一次读他写的书是《眼底沧桑》,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看到孔子走过长廊便是一个历史长河(原句记不太清了)这一句,当时的浑身热血热泪盈眶现在都在依稀可以感觉到。所以又买了其他几本,这本虽然特别,但没有第一本感动我。
评分积淀和视野都很出色,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后半部稍有点潦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