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綱要(外三種)

隋唐五代史綱要(外三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楊誌玖
出品人:
頁數:405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10357
叢書系列:楊誌玖文集
圖書標籤:
  • 隋唐五代史
  • 曆史
  • 隋唐史
  • 中國史
  • 濛元史
  • 楊誌玖文集
  • 元史
  • 遼宋夏金史
  • 隋唐五代史
  • 曆史綱要
  • 中國古代史
  • 史學著作
  • 通史
  • 斷代史
  • 隋朝
  • 唐朝
  • 五代
  • 史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隋唐五代史綱要(外三種)》是“建國”後第一部隋唐斷代史著作和優秀教材,是引領許多青年學習隋唐史的入門書。《隋唐五代史綱要(外三種)》的特色是內容係統,條理清晰,觀點鮮明,言簡意賅。作者楊誌玖撰寫的唐史論文數量不多,重要的如《試論唐代藩鎮割據與儒傢學說)、《試論唐代藩鎮割據 的社會基礎》、《釋“颱參”並論韓愈和李紳的爭論》、《關於唐代除陌錢的幾個問題》等。尤其是《試論唐代藩鎮割據的社會基礎》一文,認為藩鎮依靠地方軍士的支持而割據,藩鎮割據的社會基礎是均田製破壞後破産農民和無業遊民。該文立足確鑿史實提齣瞭符閤曆史真相的新見解,在唐史學界引起瞭較大反響。此外,他和吳楓教授主編的《中國曆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史捲》是第一部隋唐史權威工具書。

著者簡介

楊誌玖(1915-2002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人。著名曆史學傢。1934年同時考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年9月,人北京大學史學係。盧溝橋事變後,隨校南遷,在西南聯閤大學繼續學習。1938年8月大學畢業,被推薦到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作所外研究生。1939年9 月,考取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師從姚從吾、嚮達教授研究濛元史。1941年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留西南聯閤大學暨南開大學曆史係任教。1944年3月,應傅斯年先生邀請,藉調到四川南溪縣李莊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編寫中國邊疆史清代部分。1946年10月,應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馮文潛先生之聘,到南開曆史係任教。新中國建立後,楊先生曆任南開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曆史大辭典》主編,《曆史教學》編委會主任,中國元史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顧問,中國民族史學會顧問,中國唐史學會顧問等。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第六、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和常務委員。著有《隋唐五代史綱要》、《元史三論》、《馬可波羅在中國》、《元代迴族史稿》、《陋室文存》等專著,發錶論文近兩百篇,主編《中國封建社會土地所有製形式問題討論集)等。

圖書目錄

隋唐五代史綱要
第一章 南北對峙局麵的結束與統一帝國的建立——隋(公元581-618年)
第一節 隋的建立與統一中國
(一)楊堅的代周與建隋
(二)隋滅後梁與陳——南北對峙局麵的結束
(三)隋統一南北的原因
(四)隋統一的曆史意義
第二節 隋朝在經濟與政治方麵的措施
(一)經濟措施
(二)鞏固中央權力的政治措施
(三)法律上的改革
(四)各種措施的積極結果
(五)運河的開鑿
(六)對外關係
第三節 隋末農民大起義
(一)隋初人民生活未得徹底改善
(二)隋煬帝的對內暴政
(三)三徵高麗促起人民起義
(四)起義的發生和發展
(五)農民起義軍的作用和弱點
第二章 唐帝國的建立與唐朝的盛世(公元618-755年)
第一節 唐帝國的建立
(一)李淵的建唐
(二)隋末唐初經濟的凋敝
(三)均田製的實施
(四)東突厥的強盛與入侵
第二節 唐帝國政治經濟的發展
一唐太宗時期的政治
(一)中央機構的加強
(二)地方吏治的重視
(三)府兵製
(四)科舉製
(五)法典的編纂
(六)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二武曌的代唐及其行政
(一)武曌取得唐政權的原因
(二)武璺時期的政治
三工商業的繁榮
(一)手工業的發達
(二)商業的發達——商業城市的興起
(三)行會組織的齣現
(四)貨幣及飛錢
(五)對唐代工商業的幾點認識
四交通的發達
(一)國內交通
(二)國際吏通
(三)驛傳製度
五從人民生活中反映的初唐經濟情況
(一)人口的增加
(二)物價的低廉
(三)開元時代的繁盛情況
第三節 唐帝國的對外關係
一唐與東突厥
(一)唐太宗擊敗東突厥
(二)唐對東突厥的善後政策
(三)唐對東突厥戰爭的意義
二唐與西域諸國
(一)唐初西域形勢
(二)唐帝國勢力嚮西發展的過程
(三)對唐嚮西域發展的評價
三唐與高麗
(一)唐初朝鮮半島形勢
(二)唐太宗進攻高麗的失敗
(三)唐高宗滅百濟與高麗
(四)對唐徵服高麗的評價
四對唐嚮外發展的總認識
(一)戰爭的性質
(二)對外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唐帝國的衰亡(公元755-907年)
第一節 天寶時期的衰象與安史之亂
一天寶時期的衰象
(一)天寶時期的政治腐敗
(二)均田製的破壞
(三)兩稅法的成立
(四)土地兼並的激烈進行——莊園製的發達
(五)府兵製的破壞
(六)新兵製的齣現——團結兵,健兒與彍騎
(七)外重內輕形勢的形成
二安史之亂
(一)安祿山得勢的由來
(二)安史之亂的經過
(三)安史之亂的性質
第二節 安史亂後唐帝國的內爭與外患
一藩鎮割據
(一)節度使之設置及其權勢的擴展
(二)安史亂後的河北三鎮
(三)唐政府和藩鎮的鬥爭
(四)藩鎮割據下的人民生活
(五)唐帝國的分裂
二宦官擅權和朋黨之爭
(一)宦官權勢的發展
(二)宦官專權對政治的惡劣影響
(三)朋黨之爭
三迴紇、吐蕃和南詔的侵擾
(一)迴紇
(二)吐蕃
(三)南詔
第三節 農民大起義與唐帝國的滅亡
一唐末政治腐敗與民生的疾苦
(一)統治階級加緊對人民的剝削
(二)官僚僧道兵士的增多
(三)統治階級的日趨腐化
二大起義的前驅
(一)裘甫的起義
(二)龐勛的起義
三王仙芝、黃巢的大起義
(一)起義時期,起義前夕社會情況,王仙芝、黃巢的齣身
(二)起義的經過
(三)失敗的原因
(四)對黃巢起義一些問題的認識
四黃巢失敗後的唐政權
第四章 唐代的文化
唐代文化繁榮的原因
一文學
(一)豐富的唐代文學
(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二史學
(一)官修史書製度的確立
(二)政治經濟專史編纂的開始——《通典》
(三)第一部曆史批評著作的齣現——《史通》
三藝術
(一)繪畫
(二)雕塑
(三)陶瓷
(四)建築
(五)敦煌藝術寶庫中的唐代藝術
四宗教
(一)佛教
(二)道教
(三)外來宗教——火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
五科學
(一)天文曆法算學的發達
(二)地理學
(三)醫學
(四)印刷術的發明
第五章 五代十國與契丹(公元907—960年)
第一節 混亂期中的政治局勢與社會情況
(一)所謂“五代十國”
(二)軍閥統治下民生的疾苦
(三)江南經濟的發展與中國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
第二節 契丹的興起與燕雲十六州的割讓
(一)契丹的起源和初期社會組織
(二)阿保機統一契丹
(三)契丹人的南侵與燕雲十六州的割讓
(四)契丹的製度和文化
第三節周世宗對統一中國的貢獻
(一)郭威的內政改革
(二)周世宗的改革事業
(三)周世宗的對外戰爭

隋唐五代年錶

隋唐史通俗講話
一楊堅建立瞭隋朝
二隋朝初年的改革
三中國統一瞭
四荒唐殘暴的隋煬帝
五人民推翻瞭隋朝
六農民起義換來瞭“貞觀之治”
七武則天,中國曆史上的女皇帝
八繁盛的長安城
九安史之亂
十黃巢大起義
十一唐朝境內的各民族
十二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

宋遼金西夏史講義
一契丹的興起和遼朝的建立
二北宋的建立和宋太祖的建國政策
三北宋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北宋大土地所有製的發展和階級矛盾的加深
五北宋和遼的關係
六西夏的興起和宋夏關係
七王安石變法
八女真族建立金朝與遼朝的滅亡
九北宋的滅亡
十南宋、金朝對峙與北方人民的抗金鬥爭
十一南宋的腐朽統治和社會經濟發展
十二金朝的社會經濟
十三宋、遼、金、元時期的文化
(一)哲學和宗教
(二)文學、史學和藝術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

元史七講
第一講 緒言
第二講 成吉思汗帝國的建立
第三講 元世祖的統治
第四講 元世祖以後的元朝
第五講 元代的官製和兵製
第六講 元代的社會階級製度
第七講 元代的中西交通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所撰《游记》,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所述伴随萦占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

評分

1.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所撰《游记》,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所述伴随萦占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

評分

1.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所撰《游记》,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所述伴随萦占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

評分

1.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所撰《游记》,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所述伴随萦占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

評分

1.马可波罗来华及其所撰《游记》,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 1941年,杨先生利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经世大典·站赤》一段百余字的公文,撰写《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所述伴随萦占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

评分

考研時曾對比瞭一圈,最後用這個復習

评分

先生上世紀70、80年代的講稿結集,講稿細膩博雜,足見考據功底。但縱觀全書,尤其外二種部亦多見時代局限,大力著墨階級鬥爭的重要性。故以為外一種部講史為上佳。

评分

考研時曾對比瞭一圈,最後用這個復習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