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教授从“深度”(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单位时间生产率的上升)、“广度”(市场开放导致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长度”(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三大维度,解析财富创造力的源泉;他更进一步指出,财富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品质,包括产权保护体系、契约执行体系以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可以说:制度的品质,决定财富创造力的大小。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现如今全中国人都在追求财富,可奇怪的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财富”本身,本本分分勤劳的上班工作,当然也是在赚钱,但是如今显然有更多的选择,更显然的是追求安稳的“铁饭碗”,这个想法本身就不靠谱。虽然本书很多篇章都写于2017年以前,但是说分析的财富的逻辑并没有变,反...
评分耗时八个月读完了……惭愧,现在读书时间真的太少。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迪。最大的收益,了解了经济学大概是什么~以前是理工科思维先入为主,对经济金融这些一直都误解了。经济学,是跟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事情呀。经济学,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之本啊。小到我们使用的...
评分 评分19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主要是观点的角度,之前并没觉得财富跟制度之间的强相关,看来努力只是发家致富其中一个很小的前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经济制度与蚁民也是不无关联,知道的越多,可能能够思索的途径就越多,把握大政方针。Anyway,希望行政制度壁垒尽早能够简化。
评分现在都还适用,很多原来担心的成了现实。
评分观点很明确,不断地反复而已
评分文章有点过时,一些基础理论还可一看。 作者提供了一个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历史,以及当代启示。一言以蔽之,所谓比较“软”的东西,譬如国家制度,譬如国际秩序。解答了书名提出的问题,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原因,盖因其勤劳成果被高昂的制度成本抵消掉了,只有民主和法治才能消弥这种影响。
评分3.5星。说的都对,却做不到,最大的利益即得者不答应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