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全球销量逾200万册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苏联女兵亲历战争实录,一经问世就震惊世界文坛,“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
★作者连续两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为世界文坛开创了崭新纪实体裁
★作 品被译为35种文字,屡获世界级权威大奖
-------------------------------------------------------------------------
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本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
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大量内容曾被苏联官方严禁出版。
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 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你感受到二战中最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
-------------------------------------------------------------------------
从初版到新世纪修订版,几乎就是作者的重新创作,不仅增加了很多内容,更由于苏联从巨变到解体之后,作者把许多曾被报刊检查部门禁止或被迫自我删去的内容发表了出来……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
——吕宁思(本书译者,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曾做过记者,作品以独特风格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并创作有21部纪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
【译者简介】
吕宁思:电视主持人、制作人,作家,译者。现任凤凰卫视资讯台执行总编辑、副台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总编辑观天下》等书。曾于三十年前翻译此书,译名为《战争中没有女性》,本书根据2013年俄语最新修订完整版重译。
生活中,我们听到过太多感人肺腑的母爱故事,保护孩子简直是种本能。产后虚弱的母亲,听得婴儿哭声,立刻抱起安抚;恶犬扑来,母亲将孩子挡在身下,自己身被重伤;饥馑年代,母亲吃糠咽菜,也要将仅有的肉留给孩子。 但在S.A.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母爱本能又不尽然如我们理解...
评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确实不能理解战争是怎么回事。 在战争中国人们会遇到的可怕的事情,远比我所能想到的还要可怕。沈从文写战时衙门断案,用猜拳决定犯人的生死,命若草芥。14岁的安妮在日记中反思战争的无意义。林达用集中营海贼们的画作与合唱呼喊着《像自由一样美丽》。 ...
评分记得小时看过一部露天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具体印象不深刻,电影内容很符合名字,意思就是战争这东西,属于男人游戏,女人只能做游戏创伤的抚慰者。但是在二战期间,尤其苏联时代,刚开始的大溃败以及在武装到牙齿第三帝国强大的攻击下,苏联兵力损失巨大外,加...
评分 评分这本书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之一,或者说,由这本尚显稚嫩的书开始,作者开启了自己一系列的纪实作品。 这是一部苏德战争纪实,记录的是二战中被大家忽视的女兵的经历与感受。她们在战争中的角色不仅是战地护士、医生、炊事等后勤人...
★★★☆抢鲜买了看的,我得承认,报告文学的特点体现的很淋漓,可读性也许没那么高,但是带给人的思考厉害,说了这么多,总体而言阿娃不是我的菜,还有的二本等特价收全了。
评分战争没有女人
评分一言难尽
评分译笔不优美,以至于前半本无感。但当我读到姑娘们用草汁洗身体,用白糖浆领子,眼泪就止不住。教条的女权思想会批判女性的妆扮,但我觉得这些姑娘们代表着被父权战争破坏的美,她们小小的反抗恰恰是文明的火种。但和平之后,继续遭受审判,正如她们的担心的,男人们没了腿是英雄,而我们什么都不是
评分书名完全违背译者意愿,不过还算留有一抹底蕴。每个民族都该留下几本这样的口述史,那苦难的承担者莫不是小人物的。视角落在十五六岁奔赴前线变成男人的女兵身上,战争的固有印象突然变了。历史常拿胜败做一种定论,她们的故事便是被一样无理智的国家翻到尘埃的嗟叹。她们还仰望爱情,奢求保留美貌。战争结束,死亡的黑手却更巨大笼罩着他们。“子弹是傻瓜,命运是凶手”“。人不可能有两颗心,一颗为恨,一颗为爱。我永远在想的是,如何保护我的那颗心。”蓦然又想起天朝“小兵张嘎”似的主旋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