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插图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走方郎中老残为主人公,记述他在中国大地上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第一回是全书的总纲。作者所写一只在洪波巨浪中行将沉没的大船,便是中国的象征;老残送去“最准的向盘”,却被当作“汉奸”赶下船,正表现了他对中国命运的担忧和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觉得这篇写得非常不错,转之,如有版权问题,我随时删除... http://www.chinazawen.com/blog/user1/15/archives/2007/24893.htm “清官尤可恨” □/徐强 然创此议之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己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天下大事,坏于...
评分高二课文有节选,突然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和“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两句,便起了看看整本书的兴致。 喜欢有关济南城的描写,颇有小清新的意味,虽然未曾去过也没打算去济南,但今后若是想到济南,首先冒出的还是它“四面荷花...
评分今日在等待牙医的时候把这本平日信手拿来消遣的书读完了。在此不得不承认我大部分读这本书的状态:如我看肥皂剧的时候一样,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让情节在我眼前一点一点流过,倘若记着不好点,都不清楚在讲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文学的享受之处中的一种。我记得我曾惭愧自己...
评分因为生活在山东济南,所以对《老残游记》很感亲切,那天手捧《老残游记》不能释卷,这是好久不曾有的阅读体验。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哭泣,这篇应该是作者的哭泣之作。 熟悉近代山东历史的人应该明白,小说有半自传色彩,主人公名铁英,是从作者的字铁云中化出来的,酷吏玉...
评分槽点一:诡异的宇宙观 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制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宇宙格局,第十一回中申子平与黄龙子辩论,就提出了一个“上帝”之观念,然他明显把佛教的那一套神学系统与基督教的上帝观混为一谈了,认为西方之上帝是中国之玉帝无疑,其下黄龙子更提出佛教“阿修罗”一说,说上帝...
老残,晚清社会的一股清流,可算作刘鹗面对世风日下的一声毫无回音的清流吧。但是其中多处描写和议论极见功力和思想。
评分月球既转,何以对着太阳的一面永远明呢?可见月球全身都是一样的质地、无论转到那一面,凡对太阳的总是明的了。由此可见,无论为明为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象,与月球毫不相干!
评分王德威先生说,小说实际上谴责的是一种虚张的正义,无法克服人性的自私,清官也会害人 看到老残设计让凶手伏法的情节,我觉得这根本上反映的还是一个人治的社会,风气尚是如此自私腐朽,狭义也只是远水。 三个故事:玉贤治盗、翠环从良、刚弼断案 老残游记二集:老残游地狱
评分此版相较台湾里仁版,少一残稿(外编一卷)
评分不知道是我没看懂还是怎么回事,怎么觉得像是有头没尾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