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寫的是世相(社會小說),但探尋的依然是從古至今的知識分子之寄托:
這個社會為何會墮落,而且還將墮落下去?
理想的社會到底在哪裏?
——陳均
-------------------------------------------------------------------------
一位奇人
◎作者曆經清朝、民國、新中國,作品曾被私人收購、焚毀,成為民間禁書史上奇觀
一本奇書
◎首部翔實記錄旗人命運的長篇京味小說,一段民國版“茶花女”的愛情奇遇
一部奇史
◎真切細膩再現百年前老北京社會風貌,一個理想主義者想要改變中國的心路曆程
-------------------------------------------------------------------------
滿族青年寜伯雍留學日本六年,迴國後遇上辛亥革命,聽說老同學在前門外經營《大華日報》,便去求職,成為記者。
從京郊到城裏後,寜伯雍看到瞭一個日益變化的北京城。他在龍泉寺認識瞭梆子小花旦白牡丹,並與沛上逸民等人組織團體捧白牡丹。從此白牡丹漸漸走紅,後被維二爺獨占,厭棄寜伯雍等人。寜伯雍又認識瞭妓女秀卿。秀卿對高官富商冷眼冷語,對寜伯雍卻另眼相待,兩人漸生情愫。秀卿不幸患病,臨死前將母親和弟弟托付給寜伯雍……
穆儒丐:中國現代史上最早的白話小說傢之一和享譽一時的劇評傢。1884年(也有一說為1883年)生於北京西郊香山的旗人傢庭。19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1911年迴國。1916年至瀋陽。1945年返迴北京,先後從事秘書、教師、報紙編輯等職業。1953年被聘為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1961年2月15日逝世。著有數量眾多的小說、隨筆、戲麯評論和岔麯作品,但因其特殊的經曆,被後人所忽略。
陳均: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編訂硃英誕、穆儒丐、顧隨等作傢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獻多種。齣版有專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京都聆麯錄》及詩集《亮光集》、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历史总是会被选择性的遗忘,而历史里的人物或有名或无名,最终也只是占了文献中几个字符的位置,或者是连几个字符的位置都没有。就算是占了几个字符,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剩下的或许只有专业研究的人士才会去注意到。或许,这就是芸芸众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幸喜,还...
評分“好人是过去或未来的事,现在绝其没有好人”——《北京,1912》第四章。2011年的我,终于来到“未来”,去看好人。 2018年第一天,收拾票根,看到一张印着“晋阳饭店”的,嗯,纪晓岚在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故居。不过那天并不是要参观老纪的家,是要进去八大胡同,下公...
評分朋友自北京寄书来,认真读完穆儒丐(1884-1961)自传体小说《北京,1912》,民国之初,袁世凯称帝前的北京乱象。主人公伯雍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北京西山的旗人,在日本早稻田留过学,在南城作报纸编辑,也写小说养活一家老小。接触到“八大胡同”(当时号称“议员俱乐部”,有些...
評分初读后手抄摘要,抄至全文结尾处,突然生出此种感悟。 “他想用小说的体裁,把他于此五年中所见所闻和心里所感想的事,详细地写出来……”回溯整部小说,可以看到全文以宁伯雍的际遇为脉络贯穿始终(和尚一线除外),铺陈出北京1912年底层堕落、上层浮华的全景图。作者穆儒丐用...
評分历史类教科书,The Heritage of World Civilizations,作者很多,有一个人叫kagan,中译本无,不过有一本同作者写的《西方的遗产》(第八版) 以及出版了。 这本书是国外大学新生的教科书,大概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准备的,所以写得很简单,目前已经出到第十版了,中译本...
嚴苛來說並不齣彩,但有份熱忱。彼時北京的境況現在看來跟當下也沒多大差彆,真叫人喪氣。有三分之一在天津和北京的路途上看的。
评分當理想遇見亂世
评分直截瞭當寫齣底層生活,居然還曾流行,至少那時候還有一群人留意吧。作為小說還是接受不瞭
评分1912,絕望的北京。伯庸仿佛八大鬍同裏微弱的火光
评分旗人遇民國,老派傳統抱負與革命變革的生存人物,一個時代人物小故事也是曆史發展一個縮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