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揭开新中国第一件大冤案的沉重铁盖/1
         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偶遇等待中央平反消息的胡风、梅志夫妇 / 1
         胡风案是一个震惊中外的大冤案,但关于案件的一些说法,存在很多失实的地方 / 3
         第一部 接手惊天大案
         第一章 内部秘密调动/8
         在上海市委召开的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上,陈丕显传达了中央关于胡风问题的指示/ 8
         马敬铮告诉我:经组织决定,调你到“胡风专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担任公安预审员/ 10
         苏平对我说: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审讯“胡风骨干分子”张中晓 / 12
         第二章 全国大搜捕/15
         全国性拘捕“胡风分子”的行动是秘密进行的。第一个被捕的“胡风分子”是诗人牛汉/ 15
         在胡风被秘密拘捕两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正式作出拘捕决定 / 20
         与胡风同一天被捕的“胡风分子”、“三十万言书”的“参谋”之一:南京下关电厂党支部书记欧阳庄 / 25
         老革命吴玉章也难保胡风“三十万言书”的理论“高参”:谢韬 / 30
         与胡风素无来往的何满子,因为与别的“胡风分子”的关系而难逃厄运 / 35
         抓捕胡风鼎立扶植的文学青年徐放竟然出动了二十多人 / 38
         拘捕“打入军队内部的胡风分子”:南京军区空军气象参谋化铁 / 42
         蹲在监狱里的冀仍然弄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胡风反革命分子” / 47
         在天津,“毛泽东的亲戚”鲁藜也因为与胡风的关系难以幸免 / 55
         搜捕收尾阶段的最后排查,王戎终于没能逃脱 / 59
         与胡风既无书信往来,又无其他联系,只是在文艺观点上有某些相同的杜谷,成为最后一个被批捕的“胡风分子” / 62
         第二部“三十万言书”的前前后后
         第三章 胡风与周扬恩恩怨怨二十年/66
         胡风与周扬:典型性问题论战和两个口号之争 / 66
         胡风与胡乔木谈对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的看法 / 70
         对阿垅诗论的批判,周扬首次提到“小集团” / 75
         第四章 胡风上书三十万言/77
         胡风在文艺界整风强大政治压力下给绿原的一封信 / 77
         来自昔日友人舒芜的揭发:首提“反党文艺小集团” / 81
         对于胡风,上层的认识基本相同。胡风最后决定以个人的名义向上写信,反映文艺界的情况 / 85
         “三十万言书”的形成过程中,胡风与许多友人共同研究过,征求他们的意见 / 89
         《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毫不掩饰,毫不畏惧,三十万言,一吐为快 / 92
         第五章 灾难即将降临/97
         在胡风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时候,他的对手们却沉默着 / 97
         在周扬所作的《我们必须战斗》的发言里,胡风不再被称为“同志”,而是成了“先生”/ 101
         胡风做好了牺牲自己、让友人们平安过关的准备 / 106
         一份完全针对自己的万言书:《我的自我批判》 / 112
         毛泽东在有关胡风案件的材料上批示:我以为应当借此机会做一点文章进去 / 118
         第三部 面对沉重的历史
         第六章 令人费解的“胡风分子”/126
         不识时务的书生吕荧:唯一不鼓掌、不举手,公开站出来为胡风争辩的人 / 126
         惊天冤案背景下,吴强竟然得以洗脱,读者险些不能看到他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 / 131
         天真的耿庸认为,报上所公布的关于胡风的材料属于思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 133
         关于耿庸的子虚乌有的“叛徒”和“军统特务”的问题 / 139
         贾植芳本以为找他来开会,却不曾想是调查他与胡风的关系  /  141
         找到了贾植芳向胡风“通风报信”的确切证据 / 145
         第七章 审讯“少帅”张中晓/150
         毛泽东对张中晓的评论:他的反革命感觉是很灵的 / 150
         一篇把张中晓与胡风的关系以及性质讲得很清楚的按语 / 158
         给张中晓定罪的依据是他与胡风之间的通信 / 162
         对张中晓的审讯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 168
         第八章 尚丁、曾卓的“军统特务”疑案/172
         黄炎培的秘书尚丁被抓,连周总理都不敢说放人 / 172
         尚丁面临的两项指控:“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 / 175
         军统档案中的线索 / 179
         七次提审军统特务陈兰荪 / 181
         一名病入膏肓的军统特务揭穿了陈兰荪对尚丁的诬陷 / 191
         尚丁洗清罪名,获释出狱,这在胡风事件中恐怕是凤毛麟角的 / 194
         诗人曾卓同样面临“胡风分子”和“军统特务”的指控 / 197
         采用谈话方式进行的提审 / 200
         第九章 来自中美合作所的“特务”/207
         “我已被调至中美合作所工作”,绿原与胡风通信中的这句话让他摊上了大事 / 207
         以清查和“分析”信件作为主要定罪方式 / 211
         第十章 从朝鲜前线回来的“罪人”/222
         胡风私人通信牵出的又一个人物:曾远赴朝鲜前线的作家路翎被带走了 / 222
         对路翎与胡风之间通信内容的分析定性,让路翎身陷囹圄,精神失常 / 225
         第十一章 罗洛的命运与爱情/233
         年轻有才华、精通数国语言的罗洛被捕,杨友梅作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 233
         对罗洛的定罪是有分歧的,我们几个公安办案人员被认为是“思想跟不上形势” / 235
         罗洛在四川的“代理人”林祥治使罗洛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 241
         第十二章 一个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悲剧/246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彭柏山:胡风集团中职位最高的干部 / 246
         因名字出现在胡风与别人的通信中的“胡风分子” / 248
         彭柏山帮胡风找过工作,劝其与周扬沟通,建议他写信给毛泽东、周恩来 / 252
         无稽之谈:出卖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郭亮的叛徒 / 254
         第十三章 屈死的“国民党军官”阿垅/257
         阿垅秘密前往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得益于胡风的帮助 / 257
         一个对革命有功的人,被打成了历史的罪人 / 259
         所谓阿垅与国民党特务有勾结的一条有力罪证 / 265
         第十四章 梅志的苦难岁月/272
         被无辜株连的“胡风分子”的妻子们 / 272
         胡风的妻子梅志,监狱内外的苦苦支撑 / 275
         14年服刑期满后,胡风无端被判无期徒刑,梅志到监狱陪伴绝望中的胡风 / 280
         尾声 一波三折的平反过程/284
         盖棺论未定:胡风追悼会的僵局 / 284
         胡风逝世七个月后,追悼会才在北京举行;胡风逝世三年后,历时三十三年之久的冤案终于彻底平反 / 287
         初版后记 寻访“胡案”亲历人/292
         再版之际忆初版/29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