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清流”是国内首套立体全景式再现民国清流大师们的史诗级集体传记丛书,本书为第一部,获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系著名作家、编辑家,原《当代》副主编汪兆骞老先生的心血力作。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叶辛、何建明,著名作家梁晓声、王 跃文、余世存、岳南,著名学者叶廷芳、张颐武、孙郁、解玺璋、李建军等众多名家倾情推荐!
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写就了中国“士”的短暂与辉煌。
《民国清流》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周作人、辜鸿铭、章士钊、刘师培、钱玄同、黄侃、李大钊、陈寅恪、傅斯年、蒋梦麟等等,无数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客观忠实地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巨星画卷。
汪兆骞 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轻与相重》,深受读者好评。
前段时间看了《民国清流》四部曲,它并不是常见的那种作为茶余饭后闲谈的八卦猎奇,而是用时间轴的方式,为民国时期的文坛上的大师画像立传的严肃作品。 单人的传记很多,众人的传记却少有。作者汪兆骞是文坛著名的编辑,手中文笔如刻刀,不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面貌,还善...
评分现在流行一句趣话,“世界的粗鄙化,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一个社会热衷于给“文艺青年”画漫画、贴标签、泼冷水,源自于社会群体对文化的鄙视。 其实,做文艺青年,对于许多人而言,只是青春时代的一点冲动,而最终做不做得下去,取决于个人志趣。然而,人能否脱离本能化...
评分所谓“清流”,其实就是民国时期的“公•知”,这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有思想,文字也很美。作者的学问功底之深可见一斑。我想说的是,真实历史事实往往被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人为地改动,而只有直面历史的勇气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正阶梯。 汪兆骞先生的《民国...
评分“早年民间,清流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飞蛾扑火式的文化壮举,写就了中国'士'的短暂而辉煌、灿烂的人文精神传奇与文化梦想的挽歌。” 打卡以来读的第一本书是《民国校长》,蔡元培等老先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看到了这本书的时候,就想从文人的角度去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评分在那个纷乱的民国,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更了解那个时代。 在丰满的历史背景下,让我想去仔细读一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不是特熟悉胡适、周作人的历史细节不曾想人们对他们会有批评,是该好好去研读历史了。对周氏兄弟的关系了解甚少,世人只知周树人...
这个文风,这个政治正确,硬着头皮看啊
评分我放弃了,卧槽,看不下去了!正史都写出了野史感,受不了!
评分非常客观,料多且实!大师是非功过,读者自有定论。遗憾的是如当年那般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上感觉已经断层很多年了????????????
评分名人轶事,群星闪耀,为国为民
评分文风实在是不忍萃读。在二十一世纪如此行文,只能说明作者本人几十年无进步。不考虑如此恐怖的文风的话,这本书还是有些点值得一读。其现实意义因人而异:民国大师是这个国家最后的士人,可惜放在今天一个都活不成,侥幸没被枪毙,绝对都会饿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