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情妇,有被粗俗平民恶心坏了的大资产阶级,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接着,敌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占领军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居民的挫败感,人们醒来了。然而在暗流涌动中,一个德国军官和一个法国已婚女人之间,萌生了敏感的爱情……
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17日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除了《法兰西组曲》,内米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还包括短篇小说集《星期天》、中篇小说《大卫·格德尔》《库里洛夫事件》《舞会》《秋之蝇》《孤独之酒》《伊莎贝尔》、传记《契诃夫的一生》等。
在电影里,时常可以看到的战争场面永远是这样的:庞大的军队在前线不屈不挠地战斗,硝烟四起,炮火连绵炸裂了平坦的土地。一批战士倒下,又有一批冲了上来,他们拿起死人手里的枪,继续向敌人开火……导演们还会时不时地将镜头转向城镇农村,四处都是尖叫着奔跑着逃难的人群,...
评分看了《法兰西组曲》的第二部《柔板》,很久没有被激起这样的阅读兴奋了。打从现代派兴起之后,满目皆是支离破碎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叙事,歇斯底里的即兴对话。这次看到这么传统笔法的小说,那根绷紧的阅读神经,马上就被按摩松弛了。清晰的叙事线,扎实的细节功夫,丰腴...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德占时期的法国写成的,喜欢她一个人出门走很远的路挑一处合适的风景来完成这部作品,一部计划中的史诗。 作者与时间和局势赛跑,计划写五部独立又相连的故事,最终也只完成了两部。随后被捕,十来天后移送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当天惨遭杀害,留下丈夫和两...
评分二十岁以前,我可以直视别人的双眼,理直气壮地说:难道人生来不就是平等的吗?当我们在一样的天空下,坐在一样的大学课堂听同一个老师的声音,我们接收到的讯息都是一样的吧,尤其大多数人都有那样的一个从小一起到大的朋友,你们看上去旗鼓相当,身份相等。 我现在当...
评分对古典小说手法、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完美继承。读过最伟大的20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之一。(一直觉得内米洛夫斯基是天才,读完手稿注释发现她还是非常努力的天才。是除了乔治·桑最喜欢的法国女作家了。)
评分对古典小说手法、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完美继承。读过最伟大的20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之一。(一直觉得内米洛夫斯基是天才,读完手稿注释发现她还是非常努力的天才。是除了乔治·桑最喜欢的法国女作家了。)
评分第一部,六月风暴,每一小章节转换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的人物视角。以智性且细腻的笔触描绘在德侵法期间,巴黎大逃亡的众生相。很值得参考与借鉴视觉转换的写作技巧。第二部,柔板,主要描绘了借住民居的德国军官与战俘妻子露西尔之间产生的复杂情愫。以及逃回法国的农民伯努瓦枪杀借住自己家挑逗妻子玛德莱娜的德军翻译后,露西尔冒险窝藏德军大肆追捕的伯努瓦,因对德国军官不得不有所隐瞒,对其情感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战争描绘较少,对情感解读较多。犀利的言辞独到的见解。最终以德军移俄结束。“我们很清楚,人都是复杂、多样、分裂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方面,然而必须借助战争或是大的变故才能够看到这一点。
评分水滸傳一樣的結構?《六月風暴》分別寫了幾個將來命運勾連的人物。《柔板》從另一個側面佈局,高潮的愛情故事呼之欲出,可是卻戛然而止。從大綱裡可以看出真正的故事遠比這複雜,而如此宏大的場面敘事,正如作者所說“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氣” 表現了人性複雜,但是在戰爭逃亡環境裡也比較容易體現
评分第一部,六月风暴,每一小章节转换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的人物视角。以智性且细腻的笔触描绘在德侵法期间,巴黎大逃亡的众生相。很值得参考与借鉴视觉转换的写作技巧。第二部,柔板,主要描绘了借住民居的德国军官与战俘妻子露西尔之间产生的复杂情愫。以及逃回法国的农民伯努瓦枪杀借住自己家挑逗妻子玛德莱娜的德军翻译后,露西尔冒险窝藏德军大肆追捕的伯努瓦,因对德国军官不得不有所隐瞒,对其情感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战争描绘较少,对情感解读较多。犀利的言辞独到的见解。最终以德军移俄结束。“我们很清楚,人都是复杂、多样、分裂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方面,然而必须借助战争或是大的变故才能够看到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