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史

馬來西亞華人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作者:宋燕鵬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5
價格:46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1312622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馬來西亞
  • 東南亞
  • 社會史
  • 曆史
  • 華僑華人
  • 華人
  • 馬來西亞
  • 宋燕鵬
  • 馬來西亞
  • 華人
  • 曆史
  • 移民
  • 文化
  • 社會
  • 發展
  • 族群
  • 身份
  • 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作者第一本關於馬來西亞華人史的著作。作者並未對馬來西亞華人史作麵麵俱到的鋪陳,而是選取瞭華人社會權威、華人社群和華人信仰三個領域來選角度做專題研究。其中,華人社會權威選取馬六甲華人甲必丹和青雲亭亭主為研究對象,華人社群選取吉隆坡福建人為研究對象,華人信仰則選取高僧大德、漢傳佛教寺院和華人神廟為研究對象,代錶瞭作者研究選題的主要方麵,涵蓋瞭馬來西亞華人史的三個主要維度。此外,三篇書評也體現齣作者對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路徑的一些思考。附錄為作者在馬來西亞報章上所發錶的書評,對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宋燕鵬,河北永年人,曆史學博士(博士後),副編審,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曆史與考古齣版中心副主任。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任馬來亞大學中文係、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馬來西亞華人史。學術兼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宋 史研究會、中國元史研究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華僑曆史學會、中國社會史學會、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員。著有《籍貫與流動:北朝文士的曆史地理學研究》(2011)。自2000年以來,在《社會科學戰綫》、《中國曆史地理論叢》、《南洋問題研究》、《南洋學報》(新加坡)、《華人研究國際學報》(新加坡)、《漢學研究學刊》(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刊物發錶有關中國史、馬來西亞華人史的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彆資助、麵上資助)等各級各類課題10餘項。

圖書目錄

序一 吳小安
序二 黃子堅
由碑銘看1800年前後馬六甲華人甲必丹之活動
一、1800年前後馬六甲的形勢
1、馬六甲統治權之轉移
2、馬六甲地位的降低與檳榔嶼、新加坡的先後崛起
二、1800年以前馬六甲華人甲必丹之活動
三、1800年以後馬六甲華人甲必丹之活動
四、19世紀初馬六甲華人甲必丹的終結
結語
19世紀上半葉馬六甲青雲亭亭主領導權的式微與再造嘗試
一、首任青雲亭亭主梁美吉及其時代
二、權力的隱喻:亭主薛佛記(文舟)對甲必丹的奉祀
1、薛佛記在馬六甲地位的經營
2、薛佛記對青雲亭權威的重建
小結
20世紀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籍貫分布
——以吉隆坡福建義山收據為中心的考察
引言
一、20世紀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府(州)籍貫分布
二、20世紀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縣級籍貫分布
三、20世紀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籍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結論
20世紀30年代雪蘭莪福建會館對中國事務的關注
一、關注華南政局
二、擁護國民政府
三、歡迎國內政要
四、關注福建事務
五、贊助文體教育
六、20世紀30年代雪蘭莪福建會館中國認同的發生原因
結語
融熙法師
——從華南纔子到南洋僧侶
一、馬來亞大學綫裝書中的佛教典籍
二、湯雪筠——動蕩時局中的華南纔子
三、從湯雪筠到融熙法師——香江因緣
四、南洋初定居——新加坡
五、落地生根——吉隆坡
六、慧命延續——馬來西亞佛學社
小結
佛寺耶?非佛寺耶?
——大馬漢傳佛教寺院類型的曆史學考察
引言
一、早期民間神祗居主的寺院
二、19世紀末單純佛寺的齣現——極樂寺
三、藉助民間神祗來吸引信眾——變化中的佛寺
四、由僧人管理的特殊祠廟
結論 模糊的界限
大馬漢傳佛寺公益活動的曆史學考察
——兼與華人神廟公益的比較
一、20世紀大馬公益體係的變革
二、大馬佛教公益的百年變遷
三、大馬佛寺公益的個案考察——八打靈觀音亭
四、大馬佛寺公益與華人神廟公益的比較
結語 由理論到實踐的佛寺公益
浮動界限、認同和忠實性
——檳城浮羅山背福靈壇九皇爺神誕巡境之意義
一、檳榔嶼之九皇大帝信仰
二、浮羅山背的華人社群與信仰空間
三、浮羅山背之福靈壇與九皇大帝
四、福靈壇九皇誕巡境遊神之活動
五、福靈壇九皇誕巡境遊神之意義
結語
區域社會史: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的基礎理論
——讀《拓荒·紮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塚與地方拓殖史》有感
一、曆史學的基本技能:大馬區域社會史研究方法之一
二、社會史的研究範式:大馬區域社會史研究方法之二
三、區域的視角:大馬區域社會史研究方法之三
結語
開闢早期馬六甲華人史研究的新局麵
——《馬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1614-1820)》讀後
一、墓碑: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二、中國史: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曆史背景
三、籍貫:馬來西亞華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內容
四、《集錄》籍貫商榷
開闢大馬半島華人區域史研究的新領域
——《東海岸潮州人移殖及會館史略》審查報告
一、區域:大馬華人社會發展的舞颱
二、方言群與會館:大馬華人社會發展的主角
三、文化互動:大馬華人社群發展的必要麵相
結論
附錄:報章書評
走一段記憶裏的檳城之旅
誰的檳榔嶼,誰的城
當曆史遠去,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檳榔嶼日常生活史的文學書寫
體會前輩高山仰止的學術
大馬華人社群史研究新頁
後記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社會學的好處就是能夠做田調

评分

作者用中國古代史齣身的功力,治東南亞華人史,將中文資料的用途發揮得淋灕盡緻. 除瞭當地的檔案資料,作者也做瞭不少的田野工作,是研究東南亞華人史的一本好書!這本書可讀性高,可深深感受到,作者對研究的高度熱忱.一個中國北方曆史學者人,到瞭赤道綫的馬來西亞,無意間發現圖書館裏存有非常珍貴的綫裝書,綫裝書卻被冷置在一旁,他義無反故地義務替這些珍貴的書籍建檔,無意中卻發現瞭印章中的故事...或是冥冥的安排吧,他使印章的主人"復活"瞭....

评分

作者跨界之作的論文集,花一天時間讀完。中規中矩,比較有意思的是關於華人研究的理論探討。吳小安老師所寫序言的最後一段十分有趣。

评分

作者跨界之作的論文集,花一天時間讀完。中規中矩,比較有意思的是關於華人研究的理論探討。吳小安老師所寫序言的最後一段十分有趣。

评分

結社與會館在馬六甲,佛教文化在檳城,商業開拓在吉隆坡,因緣際會與砥礪前行的三百年。PS:作者是我見過長得最帥的文史學青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