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史

马来西亚华人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燕鹏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46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131262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马来西亚
  • 东南亚
  • 社会史
  • 历史
  • 华侨华人
  • 华人
  • 馬來西亞
  • 宋燕鵬
  • 马来西亚
  • 华人
  • 历史
  • 移民
  • 文化
  • 社会
  • 发展
  • 族群
  • 身份
  • 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作者第一本关于马来西亚华人史的著作。作者并未对马来西亚华人史作面面俱到的铺陈,而是选取了华人社会权威、华人社群和华人信仰三个领域来选角度做专题研究。其中,华人社会权威选取马六甲华人甲必丹和青云亭亭主为研究对象,华人社群选取吉隆坡福建人为研究对象,华人信仰则选取高僧大德、汉传佛教寺院和华人神庙为研究对象,代表了作者研究选题的主要方面,涵盖了马来西亚华人史的三个主要维度。此外,三篇书评也体现出作者对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路径的一些思考。附录为作者在马来西亚报章上所发表的书评,对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宋燕鹏,河北永年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副编审,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历史与考古出版中心副主任。2012年11月-2014年1月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马来西亚华人史。学术兼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宋 史研究会、中国元史研究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著有《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2011)。自2000年以来,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南洋问题研究》、《南洋学报》(新加坡)、《华人研究国际学报》(新加坡)、《汉学研究学刊》(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有关中国史、马来西亚华人史的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等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

目录信息

序一 吴小安
序二 黄子坚
由碑铭看1800年前后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
一、1800年前后马六甲的形势
1、马六甲统治权之转移
2、马六甲地位的降低与槟榔屿、新加坡的先后崛起
二、1800年以前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
三、1800年以后马六甲华人甲必丹之活动
四、19世纪初马六甲华人甲必丹的终结
结语
19世纪上半叶马六甲青云亭亭主领导权的式微与再造尝试
一、首任青云亭亭主梁美吉及其时代
二、权力的隐喻:亭主薛佛记(文舟)对甲必丹的奉祀
1、薛佛记在马六甲地位的经营
2、薛佛记对青云亭权威的重建
小结
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籍贯分布
——以吉隆坡福建义山收据为中心的考察
引言
一、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府(州)籍贯分布
二、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的县级籍贯分布
三、20世纪30年代吉隆坡福建人籍贯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结论
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对中国事务的关注
一、关注华南政局
二、拥护国民政府
三、欢迎国内政要
四、关注福建事务
五、赞助文体教育
六、20世纪30年代雪兰莪福建会馆中国认同的发生原因
结语
融熙法师
——从华南才子到南洋僧侣
一、马来亚大学线装书中的佛教典籍
二、汤雪筠——动荡时局中的华南才子
三、从汤雪筠到融熙法师——香江因缘
四、南洋初定居——新加坡
五、落地生根——吉隆坡
六、慧命延续——马来西亚佛学社
小结
佛寺耶?非佛寺耶?
——大马汉传佛教寺院类型的历史学考察
引言
一、早期民间神祗居主的寺院
二、19世纪末单纯佛寺的出现——极乐寺
三、借助民间神祗来吸引信众——变化中的佛寺
四、由僧人管理的特殊祠庙
结论 模糊的界限
大马汉传佛寺公益活动的历史学考察
——兼与华人神庙公益的比较
一、20世纪大马公益体系的变革
二、大马佛教公益的百年变迁
三、大马佛寺公益的个案考察——八打灵观音亭
四、大马佛寺公益与华人神庙公益的比较
结语 由理论到实践的佛寺公益
浮动界限、认同和忠实性
——槟城浮罗山背福灵坛九皇爷神诞巡境之意义
一、槟榔屿之九皇大帝信仰
二、浮罗山背的华人社群与信仰空间
三、浮罗山背之福灵坛与九皇大帝
四、福灵坛九皇诞巡境游神之活动
五、福灵坛九皇诞巡境游神之意义
结语
区域社会史: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的基础理论
——读《拓荒·扎根:武吉巴西永德公塚与地方拓殖史》有感
一、历史学的基本技能:大马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之一
二、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大马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之二
三、区域的视角:大马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之三
结语
开辟早期马六甲华人史研究的新局面
——《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1614-1820)》读后
一、墓碑: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二、中国史: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
三、籍贯:马来西亚华人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集录》籍贯商榷
开辟大马半岛华人区域史研究的新领域
——《东海岸潮州人移殖及会馆史略》审查报告
一、区域:大马华人社会发展的舞台
二、方言群与会馆:大马华人社会发展的主角
三、文化互动:大马华人社群发展的必要面相
结论
附录:报章书评
走一段记忆里的槟城之旅
谁的槟榔屿,谁的城
当历史远去,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槟榔屿日常生活史的文学书写
体会前辈高山仰止的学术
大马华人社群史研究新页
后记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专业地研究分析了马来华人的历史,社会迁移,文化宗教源来等

评分

作者用中国古代史出身的功力,治东南亚华人史,将中文资料的用途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当地的档案资料,作者也做了不少的田野工作,是研究东南亚华人史的一本好书!这本书可读性高,可深深感受到,作者对研究的高度热忱.一个中国北方历史学者人,到了赤道线的马来西亚,无意间发现图书馆里存有非常珍贵的线装书,线装书却被冷置在一旁,他义无反故地义务替这些珍贵的书籍建档,无意中却发现了印章中的故事...或是冥冥的安排吧,他使印章的主人"复活"了....

评分

不大喜欢这个版本的马来西亚华人史

评分

社会学的好处就是能够做田调

评分

结社与会馆在马六甲,佛教文化在槟城,商业开拓在吉隆坡,因缘际会与砥砺前行的三百年。PS:作者是我见过长得最帅的文史学青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