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兰,1977年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上海音乐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四川戏剧》、《音乐生活》等刊物发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钢琴音乐研究等相关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三部,参与、主持文化部“十一五”重点课题(200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20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等。
本书以历史人类学的“历史”观,观察在特定地域中,巴蜀古琴流派的孕育、产生、传承的历史和生存现状。通过对地域性古琴流派的梳理、历史古琴遗存的文化地理学分析、对蜀派代表琴曲《流水》音响的微观分析、现代蜀地的古琴活动的实地调查等一系列研究,阐释了在“特定的空间和地点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艺术通过人与地域环境如何发生关系”。这一区域的、个案的、具体而鲜活的“地方琴派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展示出中国古琴艺术悠久的历史如何造就了古琴艺术当代活动的区域性特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