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旅蒙商述略》的主角“清代旅蒙商”其实是中国传统社会最著名的商帮集团——晋商。谈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商贾之道和商人集团,晋商都是绕不开的重头戏。明清两朝,特别是清朝,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体制下商业模式和商业体系达到最成熟的时代,也是晋商从事经营活动最广泛,获取商业成就最辉煌的时代。
作者秋原是一位编剧,因自己的血统和职业的敏感,又凭兴趣阅读历史,留意搜集相关资料,写就此书。他说,历史其实是鲜亮且细致的,历史中的人和事也是生动活泼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把这些联系尽可能多地找出来,才能品味出其中的乐趣。所以他用三十余万字钩沉商贸往事,追溯家国痛史,从前期依附清廷的家族式皇商范氏,讲到后期采取外聘职业经理人经营模式的“大盛魁”,在史料爬梳中揭开了晋商异军突起的奥秘;复盘晚清晋商新贵乔致庸的“复盛公”与百年老字号“大盛魁”长达半个世纪的商战,重现了一代巨贾的辉煌与落寞;探讨商号之兴衰演变史与清朝国运节奏的关系……视野宏大,细节丰富,努力还原晋商的真实面目,将晋商群体置于当时的社会阶层流动,以及清帝国的扩张与收缩的大历史之中,试图揭示那段历史中的感时伤怀之思与刻骨锥心之痛。
编剧,历史作家。
1 山西一行对晋商历史颇感兴趣,知乎推荐此书,虽同想了解的历史,在切入点上颇有出入,但不啻于优质的读书选择。 2 史实结合,也有考究,同时兼顾奇闻轶事,大方向严肃,小细节欢唱,条分缕析,言之有物。 3 看久了从商诚实才引致发家的场面话,看到从经济、历史、政治、国际...
评分 评分我曾在乌兰巴托工作两年多,也曾坐着车往返过中蒙间那条贯穿戈壁瀚海的南北动脉,也曾西去巴彦乌列盖。当时还听过朋友讲,在乌里雅苏台遇到一个蒙人女人,汉语说得非常好,她的曾祖就是当年的伙计,在库伦做生意杳无音信,她曾祖母就让她只有十来岁的爷爷一路寻到蒙古,在蒙古...
评分我曾在乌兰巴托工作两年多,也曾坐着车往返过中蒙间那条贯穿戈壁瀚海的南北动脉,也曾西去巴彦乌列盖。当时还听过朋友讲,在乌里雅苏台遇到一个蒙人女人,汉语说得非常好,她的曾祖就是当年的伙计,在库伦做生意杳无音信,她曾祖母就让她只有十来岁的爷爷一路寻到蒙古,在蒙古...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欲罢不能的书。在今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得以慢慢展开细读,竟然将这些年的轨迹串联起来。 我是太谷人,本来就关注晋商,上大学之后,甚至还做一些专门的功课,搜集相关的书刊影音,回溯前辈之路。无形中对于九边重镇,竟产生了许多认同和好感。据我祖父回忆,我曾...
如能在书尾列一个参考文献及材料目录,就好了。看完,有一种线索断了的赶脚。
评分1.满清的统治者的商业思维很强。尤其表现在随军物资的运输上,全权委托给商人,不仅节省运费,还节省时间。 2.重新认识内务府这个皇家金库。垄断,统购统销果然是挣钱的快速通道。 3.晋商挣钱也是有一部分原罪。比如为了讨好蒙古王公喇嘛,不停的给他们放高利贷,故意延长吃息时间,到头来还是压榨普通牧奴。 4.这是一本新鲜活络的历史书,行文流畅,干货颇多,甚至连张家口牲口特色交易的方法都有,也是蛮神奇的!
评分修行25th,作者是编剧,历史票友,写成这样了不起,算得上下了苦工,史料翔实,读来非常满足。不足之处在于想叙述的东西太多,点多而有些不透,摹其状貌而跳转到下一话题;结构方面也可商榷,前半部旅蒙商部分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颇感意犹未尽,后半本旅蒙商基本不被提及,仅作为清经营蒙古的引子出现。一句话,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写的更好
评分不够严谨,大部分数据未提供出处。
评分修行25th,作者是编剧,历史票友,写成这样了不起,算得上下了苦工,史料翔实,读来非常满足。不足之处在于想叙述的东西太多,点多而有些不透,摹其状貌而跳转到下一话题;结构方面也可商榷,前半部旅蒙商部分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颇感意犹未尽,后半本旅蒙商基本不被提及,仅作为清经营蒙古的引子出现。一句话,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写的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