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就好: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醒了就好: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眾生
作者:措尼仁波切/著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林瑞冠
出版时间:2015-6-1
价格:420NT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60914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藏传佛教
  • 措尼仁波切
  • 大圆满
  • 爱情
  • 成长
  • 治愈
  • 人生
  • 旅行
  • 自我发现
  • 情感
  • 故事
  • 温暖
  • 正能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擁抱真愛,其實是個放鬆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要連結最初的愛,

超越習性的束縛,找回美好的自己。

14段檢視自我的旅程,

帶你直視想法、感覺與身體的反應,

突破各種習氣的牢籠,接收內在智慧傳達的真實訊息。

我們害怕在不熟悉的情況下會面臨障礙,甚至受到傷害。我們累積了一層又一層的「我是誰」與「我能夠達成什麼」的想法。我們學習如何定義自己,並且緊緊抓住這樣的定義,這個「自我」的維持程式,讓我們無法發掘生命的本質──開放、無懼與愛。

本書作者措尼仁波切以鮮活、幽默且善用譬喻的風格,一方面結合了深厚的修證體驗,一方面精確掌握了當代形形色色人們的生活特質與困境,因此清晰且精準地指引了佛法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之道。全書詳盡地分享他如何跨越自己的心牆、揭露控制我們生命多年的各種習氣,並且提供各種禪修方法突破自我的形象,引導我們培養一種清新、活潑與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情況、自己的面貌與能夠達成的目標,讓我們記得「我是誰」的真相。在14段練習的過程中,再度喚醒我們的能量與富足,不僅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永恆的滿足,同時也激發並鼓舞了整個世界。

名人推薦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措尼仁波切是一顆稀有的珍寶,這位老師將佛教傳統的甚深知識,以非凡的洞見結合我們在現代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在本書中,他透過日常生活的例子,巧妙地結合「本質愛」與「微細身」的甚深教導,讓我們明白克服恐懼與侷限是辦得到的,並且點燃每個人內在本俱的無限智慧與慈悲。

李察‧吉爾(Richard Gere)

本書激勵我們去尋找自己暫時失去的東西,並且開始踏上修道,再度連結我們深層的本質,那是喜悅與開放,超越所有的條件與制約,就如同無雲且明亮燦爛的天空。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措尼仁波切以獨特的方式,融合了通往覺醒之路深切的智慧、燦爛的明性與童心。他以令人愉悅的故事,提供一條實用心理學的洞見與心靈的方法,從這些生動與甚深的內容中,我們感受到與他同在的喜悅。凡是想要擁有更愉悅生活的人,《醒了就好》這本精采的指引,提供你進入更深奧的意義、更寬廣的心,以及愛的火花。

推薦序作者

陳玉慧(劇作家、散文家、小說家、記者)

作者简介

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他,是一位在西方弘法二十年的佛法老師,知道現代人各種心靈困境;

他,是竹巴噶舉大手印與寧瑪大圓滿兩大傳承的具格上師;

他,1966年出身藏傳佛教著名的證悟家族,是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的曾孫,大圓滿偉大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子嗣,名聞東西方的大禪師明就仁波切的兄長。

他,捨出家戒,成為一個已婚男人與父親,讓他培養了更高的敏銳度,了解全世界的在家修行人所要面對的問題。

被十六世大寶法王所認證的措尼仁波切,從當今最偉大的上師處:包括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祖古烏金仁波切、康祖仁波切(Khamtrul Rinpoche)、阿度仁波切(Adeu Rinpoche)與紐修堪仁波切等藏傳佛教寧瑪派與竹巴噶舉派的訓練。他熟練掌握藏傳佛教的修持與義理,並以淺顯易懂的教學風格,慷慨、自嘲式的幽默,深入的觀點,洞見人類的本質,同時指引佛法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之道,深受全球弟子的愛戴。

目录信息

【前言】 找回最初的火花,還原真實的自我 李察‧吉爾
【序言】 關於本書的二三事 艾瑞克‧史旺森
1.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性,以及一條需要跨越的橋。有些人習慣性的認為自己是脆弱的、無能的、孤單的、不討人喜愛的、有壓力的或疲倦的,並且陷在這種看法中……
喚醒/轉動的輪子/緩慢而穩定/觀察/仁慈/真切,卻非真實/習性的衝擊/敞開心,敞開意/與眾不同的禮物
2.出發
生命的峰迴路轉真是有趣,客氣的說,從表面看來生命並不是很「愉悅」,但是我學到了一件事情: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生命會把自己帶向何處。……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重點是對於可能發生的變化,開放你的心與意。
傳承/見地的改變/祖古的問題/平衡 ∕ 困難的選擇/意外的成為老師/熟練的技巧/夾心問題/巧妙能力
3.火花
每個人的心底深處都有開放、愛與明光的火花,它不會黯淡無光,而且能夠被點燃。這不僅能夠溫暖我們的生命以及我們身邊的人,也能夠溫暖整個世界。
本質的第一個面相:空性/電影/空性的練習/本質的第二個面相:明性/瞥見明性/專注的改變/本質的第三個面相:愛/本質愛/本質愛的體驗/無限的愛/菩提心/問題的核心/勝義與世俗/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憶持/羽毛
4.對「我」的誤解
我們學習如何定義自己,並且緊緊抓住這樣的定義,即使這些定義並不適用或具有自我毀滅性。這個「自我」的維持程式會影響我們的想法、感覺與行為多年。
火車/想像力/「自我」的故事/兩種實相的平衡/第一層「我」:僅僅是我/改變/第二層「我」:堅實的我與堅實的他/第三層「我」:珍貴的我/第四層「我」:社會化的我/種子/有用的自我
5.方法
佛陀在超過四十年的弘法期間,指出有四個地方可以做為專注的對境,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們就可以更為覺知與警覺,並且與生命的基本火花之間培養熟悉的感覺,並讓這個火花逐漸發展為菩提心,一顆完全覺醒的心。
正念/心/覺知與警覺/心與意識/正念的目的/∕喚醒自心/正念的四個基礎
6.專注於身體
我們通常在面對困難的時刻,就會忘記呼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稍微地失去正念,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手邊的難題,忘了自己的身體,忘了自己的意,忘了自己的心,忘了自己有能力扮演的角色,而成為情況下的傀儡。
姿勢/掃描/注意/移動/色相/回想奇蹟
7.微細身
為什麼微細身被稱為「微細」呢?其中一個理由,因為我們很難察覺氣、脈與明點之間的交互作用,除非失衡的狀態,完全展現為情緒、身體或內心的障礙或問題。
微細部位/擁抱難堪/關於平衡/失衡的原因
8.學習駕馭
修持微細身的關鍵要點,就在於注意到我們的感覺,並且學習歡迎它們、接納它們,與它們互動,而不是任由它們掌控我們,或者我們掌控它們或捨棄它們。
拆開/對話/瓶氣/重整
9.內在速限
當我們尋找自己的內在速限時,重點不是放在一般我們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者是完成的工作量,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考慮到我們執行工作時的態度。
開車去工作/找到速限/循環/希望與漢堡
10.專注於心
就如同花費時間讓自己覺察與警覺到身體知覺或感覺,「心念住」同樣的不需要分析,只需要單純地注意:「噢,有個念頭,哎呀,它離開了。來了另一個念頭,它離開了。」
跑馬燈/時間與距離
11.內在空間
打開你所有的感知,看看你周圍的環境,看到所有的對境,感受所有的感知,不要排斥任何事物。你可以感受到那個開放嗎?你看到、聽到與感受到事物的那個單純覺性?
準備/第一次瞥見/反應 ∕ 麻煩/大圓滿∕修持/另一個方法/沒有失敗
12.整合
消除習慣的模式需要一些時間,也許是一生。但是,我們不需要疏遠或將自己從自身體驗中抽離,也不需要斥責自己爆發複雜的情緒、理智或身體事件,你要做的是在習性生起時,擁有一種體驗性的敏感度。
深層的體驗/身體內的廣大境/情緒的廣大境/廣大的心/放下/不同的途徑/慢慢來
13.付諸行動
大部分的人比較喜歡把悲心說為同理心,對於別人的痛苦產生同情的反應。雖然這種說法並不會相去甚遠,但是根據我被教導的是,悲心不僅是一種感覺,而是一個行動。
一片葉子的教導/以菩提心為修持/布施/戒律/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合作
14.信任
無論我們的經驗是什麼,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單純地與那個體驗同在,並且欣賞它,這就是我們心與意真正的轉化、真正的療癒與真正的開放。
船隻/放下
詞彙表
致謝詞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真切,却非真实. Real but not true. 寻找心的就是心. 觉知与警觉,温和开放的力道. 只要信任,只管去做.

评分

真切,却非真实. Real but not true. 寻找心的就是心. 觉知与警觉,温和开放的力道. 只要信任,只管去做.

评分

真切,却非真实. Real but not true. 寻找心的就是心. 觉知与警觉,温和开放的力道. 只要信任,只管去做.

评分

相比仁波切的其他的书,这本书评价不高。有些章节就像心灵鸡汤。似乎在做心理分析,可缺乏基本的常识。有趣的是他提供自己做活佛的经历,揭开了一点神秘的面纱,也介绍了他父亲邬金祖古给他的直指经验。同感的是他做寺庙生活的那些烦恼,和普通人一摸一样.。

评分

真切,却非真实. Real but not true. 寻找心的就是心. 觉知与警觉,温和开放的力道. 只要信任,只管去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