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尘内有出尘之思,在孤绝中咀嚼人生滋味。周梦蝶其人其诗,一直为众多纯洁心灵所仰望。《约会》得诗54首,风、云、鸟、兽,无一不可入诗,文字纯净、简单,且时带谐趣。而周梦蝶孤独的身影孓然独行于城市,虽摆脱生活的羁绊,却无所遁逃生命孤独的本质,所以他不断自我对话,向山水问情,与静物约会,往佛经里找智慧,遂婉转成他笔下似有情又绝情的诗句,欲言又止,止于当止。而诗中的“跋”“小序”“后记”等更是可观,向传统取经,挑战现代,每段均是最动人的小品。《约会》简体版特别收入余光中、曾进丰等评析文章。
周梦蝶,本名周起述,河南省淅川县人,1921年生。宛西乡村师范肄业,1947年加入青年军行列,次年随军到台,遗有发妻和二子一女在家乡。1952年开始写诗,1955年退伍后加入“蓝星诗社”,当过书店店员、小学教员等。1959年起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厅门口摆书摊,专卖诗集和文哲作品,吸引了许多向往文学的青年男女,使得武昌街头成为六七十年代台北重要的文化街景之一,直到1980年因胃病手术才结束21年的书摊生涯。2014年5月1日病逝于慈济医院。
“孤独国王”周梦蝶,除参加“蓝星诗社”、著写诗作之外,曾与台湾《联合报》副刊撰写专栏“风耳楼尺牍”,出版诗集有《孤独国》《还魂草》,平日惜墨如金,37年后始出版《约会》《十三朵白菊花》等。
周梦蝶先生的这两本书是一起读的,其中鸟道里收录了约会的一部分内容,两本相比,收《鸟道》足以。很少读诗,因为不懂,因为新体诗总是像隔着一层纱,让人不明所以。喜欢《行道水穷处》《囚》《所谓伊人》《蜗牛与武侯椰》,周先生的诗让我觉得他离尘世这么近,又那么远。不多...
薜荔愁中鬼,桃花劫外身
评分雪在高处亮着。孤独国座立负雪山中,还魂草深植孤峰顶上;“来自孤山之苍翠;仍将孤起为苍翠之明日”(《再来人》),诗是周梦蝶霜雪淬砺的生命实相。诗人以暖热襟怀包覆婆娑世界,千帆过尽,圆满欢喜,“有情有禅”构成诗的全部。——曾进丰
评分诗不大读得懂;特喜欢辑四诗末的“本事”。
评分尘世中难得的纯净诗歌。
评分手稿上的字惊艳了,自成一家。他的诗有传统诗词的感觉,富含文字游戏,古典意象与传统主题,与其名字相应,化用庄子尤多;最大的相同处是古人因为有格律形式,无甚诗意的文字套上格律也称为诗,他的虽然没有格律,但感觉很多不是诗的东西也混进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