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堯典》有“中華文明第一典”之稱,其中蘊含著中華文明在很多意義上的源頭,既是思想哲理、精神信仰的源頭,又是生存結構、政統的源頭。在本書中,作者在解析《堯典》的敘述結構、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重點闡發文本中所蘊含的“時”與“孝”的理念,帶領讀者深入體會《堯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乃至人類史上最為動人美好的生存境界。
山東大學哲社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退休教授。1982年畢業於北大哲學係,1992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哲學係博士學位。曾擔任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會長、北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外國哲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主要著作有《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海德格爾傳》《從現象學到孔夫子》《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先秦儒傢哲學九講》《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傢哲學》《復見天地心 ―― 儒傢再臨的蘊意與道路》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可以說鬍說八道嗎
评分由詞通道。可是字義訓詁都有問題。引入時間框架有啓發,不過是對曆史研究。放在這裏未免有反嚮格義之嫌。
评分推薦 基本上語言簡易生動
评分好個聖人,好個孝!作者這裏怎麼不說娥皇女英的孝瞭呢?怎麼,是女性之孝(服從父親安排嫁給一個陌生人,為他下一代的孝的齣現做準備)不值得作者費幾行墨水麼?
评分六經注我,張老師又批發瞭不少人類學和科學實驗材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