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史十議

美術史十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巫鴻
出品人:
頁數:157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5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2995
叢書系列: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美術史
  • 藝術
  • 藝術理論
  • 美學
  • 曆史
  • 文化研究
  • 美術史
  • 藝術理論
  • 中國美術
  • 繪畫史
  • 藝術鑒賞
  • 文化研究
  • 曆史批評
  • 視覺文化
  • 美學思想
  • 十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美術史”是一個問題嗎?

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美術史作為人文科學的一支新軍,也得以在人類最近的曆史時期中萌芽並成熟。但是,在著名美術史學者巫鴻的眼光中,這一廣受尊重、日顯重要的學科本身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問題,其相關討論還遠遠沒有充分展開。

在《讀書》雜誌所開的專欄“美術縱橫”,巫鴻發錶瞭十篇文章,就美術史何以成為問題、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徑、這一問題所置身的波瀾壯闊的當代人文場景等等,提綱挈領地闡述瞭個人的見解。

----------------------------------------

“如果沒有自成係統的方法論和操作規則,美術史作為一個‘學科’的意義就很值得懷疑。”

“一個既非進化也非退化的曆史。”

— 巫 鴻

著者簡介

巫鴻,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此後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巫鴻的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論的多項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獲該年全美亞洲學年會最佳著作奬。《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被《選擇》雜誌評為1996年傑齣學術齣版物,進而被《藝術論壇》列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意義的藝術學著作之一。《重屏:中國繪畫的媒介和錶現》獲全美最佳美術史著作提名。其參與編寫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國繪畫三韆年》(1997)、《劍橋中國先秦史》(1999)等。巫鴻多次迴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客座講學,發起“漢唐之間”中國古代美術史、考古學研究係列國際討論會,並主編三冊論文集。

圖書目錄

一 代序:“美術”小議
二 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
三 美術史與美術館
四 實物的迴歸:美術的“曆史物質性”
五 重構中的美術史
六 “開”與“閤”的馳騁
七 “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
八 “經典作品”與美術史寫作
九 美術史的形狀
十 “紀念碑性”的迴顧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虽然不算是什么新观念,巫鸿教授此书中通篇在强调的“实物不等于原物”观点,还是很有意义。但是Robert Bagley教授对他的批评也很切中要害,巫鸿教授在《美术史十议》第十议中的回应,则显得苍白无力。巫鸿教授把最主要的分歧说成是“研究古代艺术的‘意义’”(即在当时社会、...  

評分

虽然不算是什么新观念,巫鸿教授此书中通篇在强调的“实物不等于原物”观点,还是很有意义。但是Robert Bagley教授对他的批评也很切中要害,巫鸿教授在《美术史十议》第十议中的回应,则显得苍白无力。巫鸿教授把最主要的分歧说成是“研究古代艺术的‘意义’”(即在当时社会、...  

評分

通观世界后现代历史,可以看到,美式中心主义土鳖的后现代主义史观,从来的首要任务,皆为——自创概念。对于美式后现代主义来说,这是需要一点文采的。只要是能够拟定出一个概念,美式后现代就可以围绕这个概念,进行跑马圈地了。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超越专业,进行跨行业的任意...  

評分

評分

虽然不算是什么新观念,巫鸿教授此书中通篇在强调的“实物不等于原物”观点,还是很有意义。但是Robert Bagley教授对他的批评也很切中要害,巫鸿教授在《美术史十议》第十议中的回应,则显得苍白无力。巫鸿教授把最主要的分歧说成是“研究古代艺术的‘意义’”(即在当时社会、...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討論的都是比較宏大的問題,但讀來仍然趣味盎然,能感覺到巫鴻站在整體的高度上對美術史這一學科所懷的焦慮、深情和沉思。他提到的很多問題,也是文學學科在近幾十年來麵對的同樣問題,也許還更復雜——畢竟文學的“物質性”沒有藝術史那麼強,也不存在由於藝術品空間移位而産生的“轉譯”問題——文字與雕塑繪畫相比,具有某種流動的穩定性。但近年來跨學科的話語風潮同樣衝擊著文學研究,更多的可能性與謬誤都在被同時製造。有幾點想法,一是在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還是排斥PPT,堅持闆書,可是本書中所提及的“語言”嚮“視覺”的轉換並不是壞事,也無關傳統堅守與否,其實還是根本的人類認識論已經發生瞭轉移;而是關於墓葬藝術的研究思路,看的意義、看與不可看、給誰看等諸多問題,對文學研究同樣是有啓發的。

评分

搶錢呢齣版社。

评分

搶錢呢齣版社。

评分

這纔是真·大傢小書。非常喜歡巫鴻先生!深入淺齣,娓娓道來,articulate的能力太好瞭,特彆好的藝術史入門書。

评分

六年後重讀,收獲又是不同。但配圖實在是太糟糕,此版的開本比原版大,圖片是直接放大的,因而大多數都呈馬賽剋狀。比對新版的價格,三聯真是無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