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泛化现象研究

档案泛化现象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徐欣云
出品人:
页数:2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1
价格: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764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网络生活
  • 档案学
  • 档案学
  • 泛化
  • 信息科学
  • 知识管理
  • 研究
  • 理论
  • 方法
  • 数字化
  • 信息资源
  • 档案价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档案"泛化"现象主要是指档案界和社会大众对"档案"概念偏离传统的使用,是传统档案概念的延伸、扩张或借用,并保持与传统"档案"语义的关联度。本书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知识系统结构分析法。知识系统结构分析法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基础维"、"现象维"和"分析维"。 在档案学教材中,一般从档案概念、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档案学三方面现象总结出规律性认识,研究档案的"泛化"现象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不同的则是后者选取现代社会的档案"热点"现象进行描述和解析。

作者简介

徐欣云,女,1968年生,江苏宝应人,现任职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化历史与旅游学院。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江苏连云港市档案局(馆)、江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在《档案学通讯》《图书情报知识》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信息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1.1.1 一类值得注意的现象
1.1.2 选题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档案"泛化"论文献综述
1.2.1.1 档案概念"泛化"论
1.2.1.2 档案学术"泛化"论
1.2.1.3 术语学"泛化"论
1.2.2 现代化与世俗化文献综述
1.2.2.1 现代性与现代化
1.2.2.2 世俗化
1.2.3 后现代思潮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创新、不足与后续研究
1.4.1 论文创新
1.4.2 不足与后续研究
第2章 世俗万象--"泛化"的普遍性
2.1 预设:"档案"的相关度
2.2 图书"档案热"
2.2.1 "传统"档案和"非传统"档案
2.2.2 院资料室与校图书馆藏书比较
2.2.3 图书"档案热"个案
2.2 电视"档案热"
2.3 分析:"档案热"的世俗特征
第3章 外延突围--档案概念"泛化"
3.1 前提:传统档案概念的特征
3.2 现象之一:非档案界之"办事档案"
3.3 现象之二:档案界之"大"概念
3.3.1 "大文件"
3.3.2 "大档案"
3.3.3 "大编研"
3.4 现象之三:平民情结
3.4.1 民间档案
3.4.2 民生档案
3.5 分析:档案来源的"多元化"
第4章 制度理性--档案工作"泛化"
4.1 "基旨":档案工作之"现代化"
4.2 "公共档案馆"举措的"失当"
4.2.1 "公共档案馆"之公共性
4.2.2 专门档案之动态性
4.3 科技档案概念的"淡化"
4.3.1 理论、政策因素
4.3.2 两个案例
4.3.2.1 鄱阳湖治理档案
4.3.2.2 景德镇陶瓷档案
4.4 分析:档案工作"泛化"之现代性
第5章 热点纷呈--档案学术"泛化"
5.1 "范式":来源原则
5.1.1 "范式"论回溯
5.1.2 "范式"内核
5.1.3 来源原则与历史主义
5.2档案学术动向
5.2.1 档案社会学
5.5.2 档案文化论和社会记忆说
5.2.3 档案与休闲
5.2.4 档案信息资源论
5.2.5 档案管理视角论
5.2.6 档案知识管理论
5.3 解谜与泛化:两大主线
5.3.1 "解谜":后保管模式
5.3.3 "泛化":信息资源管理论
5.4 分析:档案学术"泛化"的效应
第6章 对接与碰撞--"泛化"动因
6.1 现代化历程--启蒙运动与世俗化
6.1.1 启蒙运动
6.1.2 现代性和现代化
6.1.3 世俗化
6.2 后现代思潮的冲击
6.2.1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6.2.2 后现代档案学思潮
6.3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影响
6.4 现代化的困境--未完成的现代性
6.4.1 对理性的过分迷信
6.4.2 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结束语:重构档案文明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 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问题意识是没错的,把档案泛化视作现代化的结果,但解决问题的做法完全不得要领。甚至都没有在现代和传统的档案学之间做出切分,也说不清泛化如何表现,更不要提理论解释泛化现象。

评分

师姐的博士论文。抛却师门情谊和个人主观情感,不得不说,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该书的“可读性”首屈一指。它能激发你阅读它的兴趣。而不像那些“报告”、“方案”类的扯淡博士论文,看都不想看一眼。且该书的建构不失理论性、文字不失美感。如果能够舍弃博士论文那些生硬的强制格式要求,如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部分,师姐论文的可读性将更上一层楼。(注意:上述评论的背景仅限于“档案学”这个狭隘、落后、粗糙的学术圈)

评分

问题意识是没错的,把档案泛化视作现代化的结果,但解决问题的做法完全不得要领。甚至都没有在现代和传统的档案学之间做出切分,也说不清泛化如何表现,更不要提理论解释泛化现象。

评分

师姐的博士论文。抛却师门情谊和个人主观情感,不得不说,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该书的“可读性”首屈一指。它能激发你阅读它的兴趣。而不像那些“报告”、“方案”类的扯淡博士论文,看都不想看一眼。且该书的建构不失理论性、文字不失美感。如果能够舍弃博士论文那些生硬的强制格式要求,如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部分,师姐论文的可读性将更上一层楼。(注意:上述评论的背景仅限于“档案学”这个狭隘、落后、粗糙的学术圈)

评分

问题意识是没错的,把档案泛化视作现代化的结果,但解决问题的做法完全不得要领。甚至都没有在现代和传统的档案学之间做出切分,也说不清泛化如何表现,更不要提理论解释泛化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