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或奴役

爱或奴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席琳·拉斐尔(Céline Raphaël)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黄琪雯
出版时间:2015-3-1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074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育儿
  • 教育
  • 法国
  • 席琳拉斐尔
  • 非虚构
  • 席琳·拉斐尔
  • 家庭教育&家长教育
  • 黄琪雯
  • 奴役
  • 自由
  • 命运
  • 选择
  • 人性
  • 反抗
  • 挣扎
  • 情感
  • 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被父亲用钢琴“奴役”的天才少女——而这“奴役”,却是以爱之名。

童年的席琳,被剥夺餐食、遭到毒打、受到禁闭、生活承受着无法负荷的孤寂,甚至每个周末都会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练琴!练琴!还是练琴!为了聚光灯下的荣耀,为了成为人人称赞的天才钢琴家,她不得不隐忍,将私生活的恐怖惊惧包裹成闭口不提的秘密。身旁周遭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种震耳欲聋的沉默。

她要借着这个故事拯救其他人。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迫受害者闭上嘴巴,对自己的耻辱保持沉默。太多人这样,别过眼去,不看不听,继续自我的人生,一切都不想知道,一味逃避人类的悲惨、习以为常的野蛮和法不责众的残忍。几乎,当所有人都不愿正视时,儿童虐待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我们能否对那些无法合理化自身存在的最弱势者给予关怀?能否保护将承继自己的后代?

作者简介

席琳·拉斐尔(Céline Raphaël)

1984年,出生于法国奥弗涅。

1986年,开始学钢琴。

1988年,当练琴出错时,开始被父亲用皮带抽打。

1994年,获得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第三名。

1996年,获得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军。

1998年,不堪忍受厌食症的折磨,向学校护士吐露了长期受虐的状况。

1999年,被先后安置在医院与寄养家庭,同时准备考大学,志愿是当医生。

2008年,拿到医学博士,专攻癌症学。

席琳·拉斐尔曾是法国音乐界的明日之星,如今则投身于所热爱的医疗事业,同时致力于解决儿童虐待问题,不断呼吁政府与社会要对此重视。在本书中,她首度讲述了自小因钢琴天赋优异而因此被严酷训练折磨的童年经历,希望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免于同样的遭遇。

目录信息

引 言 2
第1章 两岁半,最初的音符 4
第2章 “先生,您的女儿很有天分!” 7
第3章 极度压抑,欲说还休 10
第4章 爸妈遗失的童年 12
第5章 钢琴即折磨 15
第6章 鞭笞换来的掌声 18
第7章 我不愿意回家 23
第8章 神秘仪式 26
第9章 永恒的恐怖周末 28
第10章 十岁,走上国际舞台 34
第11章 破碎的八音盒 37
第12章 施坦威大赛夺冠 41
第13章 用绝食来抵抗 44
第14章 “我不想再制造出可怜的小孩。” 47
第15章 恩人玛丽昂太太 49
第16章 我?孟乔森氏症候群? 52
第17章 失控的暴力 55
第18章 出逃 57
第19章 通报 59
第20章 听证 61
第21章 医院接受安置 63
第22章 寄养家庭 66
第23章 冰冷的“儿童之家” 69
第24章 开庭73
第25章 妈妈获得探视权 76
第26章 混乱的收容中心 79
第27章 小姨家的美好假期 83
第28章 父母拥有周末留宿权 85
第29章 是谁在说谎 88
第30章 回家 90
第31章 巴黎医学院,我的重生 93
后 记 10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何况不是这样呢?父母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哪天何曾想过子女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哪个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一生。总是加以这个专业这个工作以后肯定吃香肯定有用,哪知道子女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分

中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何况不是这样呢?父母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哪天何曾想过子女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哪个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一生。总是加以这个专业这个工作以后肯定吃香肯定有用,哪知道子女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分

中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何况不是这样呢?父母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哪天何曾想过子女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哪个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一生。总是加以这个专业这个工作以后肯定吃香肯定有用,哪知道子女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分

中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何况不是这样呢?父母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哪天何曾想过子女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哪个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一生。总是加以这个专业这个工作以后肯定吃香肯定有用,哪知道子女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评分

中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何况不是这样呢?父母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哪天何曾想过子女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哪个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一生。总是加以这个专业这个工作以后肯定吃香肯定有用,哪知道子女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笔好,翻译佳。讲述了一位望女成凤的爸爸用残忍的躯体虐待逼迫孩子学习钢琴,十多年后才被老师发现进入司法程序,而法国的寄养环境并没有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成长环境,终于在爸爸收敛的情况下重回家庭,考取医学院。如果用残忍的方式的确能让孩子出人头地,我们真的应该这样干吗?减去一星是因为单方描述容易夸大和片面,即便爸爸十恶不赦,也应该要有他的自白和辩解。

评分

很写实,任何决定都有利弊,但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抑制弊端。完成蜕变!

评分

一想到一个女孩默默的"自觉的"脱下裤子扒在桌子上接受爸爸皮带的惩罚,我就觉得扎心并伴随着愤怒和屈辱感。 "爱"太变态太可怕了!

评分

很写实,任何决定都有利弊,但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抑制弊端。完成蜕变!

评分

还是需要同理心,教育孩子也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