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受你自己

学会接受你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海耶斯
出品人:
页数:230
译者:曾早垒
出版时间:2013-12-1
价格:CNY 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76443
丛书系列:鹿鸣心理·心理自助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助
  • 心理咨询
  • 积极心理学
  • 鹿鸣心理
  • 抑郁症
  • 正念
  • 心理
  • 自我接纳
  • 心理成长
  • 情绪管理
  • 自我认知
  • 内心平静
  • 个人发展
  • 正念练习
  • 自信建立
  • 心理健康
  • 自我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推荐

接受与实现疗法(ACT)是一种全新的、有科学基 础的心理疗法,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为什么我们会感 觉到痛苦,什么是心理健康。要是痛苦本来就是人生 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逃避或是忍受痛苦会使你备受 折磨。甚至还会毁了你生活的质量,你该怎么办?在 《学会接受你自己》中,你会学会: 了解为何人类语言的本质就会产生折磨; 逃离回避的陷阱; 培养积极的心态来接受痛苦; 使用正念,活在当下; 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过上有活力的、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简介

史蒂夫C.海耶斯,博士、心理学教授、接受与实现疗法创始人。曾被评为20世纪末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美国行为治疗进展协会、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前主席,著有《接受与实现疗法》和《关系框架理论》。

目录信息

引言
1 人类的痛苦
2 为何语言会带来痛苦(与John T.Blackledge合著)
3 逃避的力量(与Julieann Pankey and Kathleen M.Palm合著)
4 放轻松(与John T.B1ackledge and Michael Ritter合著)
5 思维的麻烦(与Jason Lillis合著)
6 拥有想法与陷入这个想法(与John T.B1ackledge and Michael Ritter合著)
7 如果我不是我的所思,那么我又是谁?
8 集中注意力
9 积极心态是什么,又不是什么(与Michael Ritte and John T.Blackledge合著)
10 积极心态:学习如何跳跃
11 什么是价值观?
12 选择你的价值观
13 下决心采取行动(与Jason Lillis and Michael Twohig合著)
结论选择过有价值的生活(与David Chantry合著)
附录ACT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信息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著很好很好的,但是翻译太差太差太差了。把mindfulness翻译成“集中注意力“;把willingness翻译成”积极”。我真是醉了!!!!!!!建议大家结合英文版一起看吧,我看完了,有想讨论的可以加我微信63911458  

评分

在美国心理学界,海耶斯(Steven Hayes)开创了一种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新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成为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这种新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  

评分

《学会接受你自己》 不在场痛苦:痛苦无法实现渴望。 在场痛苦:社交恐惧,焦虑,抑郁。 所以当你想要消除这些眼下的痛苦,你就会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痛苦,特别是不在场的痛苦。一旦你过多地关注如何消除眼前的痛苦,你就会更多得体会到不在场的痛苦。 人的思维:关联性。 哈佛心...  

评分

《学会接受你自己》 不在场痛苦:痛苦无法实现渴望。 在场痛苦:社交恐惧,焦虑,抑郁。 所以当你想要消除这些眼下的痛苦,你就会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痛苦,特别是不在场的痛苦。一旦你过多地关注如何消除眼前的痛苦,你就会更多得体会到不在场的痛苦。 人的思维:关联性。 哈佛心...  

评分

接受,以积极接纳的心态会比以逃避的心态面对更容易控制负面情绪。 就是要享受当下的感觉,当一种情绪产生时,去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什么情景,产生多久,对未来的影响。 审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从自己的想法看问题,跳下思维的列车,看着这辆列车,能更好地冷静处理问题。 时不时...  

用户评价

评分

快速浏览的心理自助书

评分

整本书基本上可以两句话来概括:接纳不能改变的(逃避痛苦会使痛苦加倍),改变可以改变的(遵照自己的价值观采取行动)。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逃避痛苦的倾向呢?因为人们容易把痛苦的想法当成是痛苦的现实。如何破解呢?这时候就要学习一些“去融合”的技术,打破思维所构建出来的假象。

评分

整本书基本上可以两句话来概括:接纳不能改变的(逃避痛苦会使痛苦加倍),改变可以改变的(遵照自己的价值观采取行动)。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逃避痛苦的倾向呢?因为人们容易把痛苦的想法当成是痛苦的现实。如何破解呢?这时候就要学习一些“去融合”的技术,打破思维所构建出来的假象。

评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评分

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