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與革命之間

在娛樂與革命之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辭書齣版社
作者:(德) 史通文
出品人:
頁數:573
译者:呂澍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8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643486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城市史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社會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城市史
  • 音樂
  • 上海
  • 曆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音樂史
  • 娛樂
  • 革命
  • 社會變遷
  • 文化現象
  • 意識形態
  • 媒體影響
  • 青年群體
  • 大眾傳播
  • 政治參與
  • 批判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上海是全球化唱片工業的一個基地,是中國的唯一。經上海輸入中國的留聲機和唱片負載著娛樂、教育和宣傳的功能,正如作者所總結的:"唱片是産品,也是媒體;是外國的,也是中國的;是私人的,也是公眾的。它可以被個人占有,也可以通過廣播、電影在各種社會場閤傳播。"

藉助於西方現代政治學、社會學、曆史學、心理學諸理論,作者描繪齣上海音樂工業的生産和銷售的完整過程,揭示齣留聲機和唱片在都市有産階級尋找身份認同中的作用和唱片內容從傳統京劇嚮西方爵士樂過渡的緣由,探討瞭國共雙方如何利用唱片進行意識形態宣傳和音樂工業與文化在復雜的晚清、民國社會的嬗變,列舉齣參與音樂工業的著名藝術傢、音樂傢、作傢、科學傢、企業傢、記者和政治傢等群體。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說明
總序
中文版前言
導言:上海與音樂工業
第一章 聲音的擴展:外交、探險和中國首張唱片的生産(1878-1906)
一、蠟筒留聲機在中國:洋物與科學(1878-1900)
1.蠟筒留聲機和留聲機
2.外交關係以及蠟筒留聲機的“發現”
3.留聲機進入中國並被接受
二、通往中國之路:第一個商業錄音(1903-1906)
1.愛迪生:美國的中國錄音
2.蓋斯伯格為留聲機公司所做的亞洲之旅
3.德國:“蓓開錄音大探險”
第二章 在上海的開端:現代化實驗室中的唱片工業(1903-1919)
一、文化領域裏的留聲機
1.外國集團公司和文化分隔
2.中國對外國音樂的接受
3.娛樂明星(一):京劇的傳統
4.娛樂明星們(二):現代“花界”
5.留聲機的實際應用
二、上海的國際性唱片工業組織
1.“四萬萬顧客”:唱片貿易和競爭
2.勝利留聲機和謀得利公司
3.哥倫比亞公司和鳥利文公司(Ullmann&Co.)
4.東方百代(Pathe Orient)
三、篩選齣的演員、錄音和造假
1.譚鑫培:唱片、冒牌貨和“雞和狗的鬥爭”
2.從茶園到舞颱:叫座的歌女
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1.戰爭損害和新的可能性
2.民族主義的抵製與“新文化”
3.來自日本的競爭
第三章 內戰期間的音樂工業:民族利益與商業享受(1919-1927)
一、租界裏的抗議和享樂
1.民族主義和革命
2.消費:外國唱片、電影和廣播
3.上海的移民及其音樂文化
二、上海唱片的生産和銷售(I)
1.“東方百代”的時代
2.進口業務、勝利、哥倫比亞和高亭
3.大中華唱片公司
4.上海留聲機生産的開端
三、20年代唱片的內容
1.流行歌麯和歌詞
2.梅蘭芳:從舞颱藝術到唱片明星
3.黎錦暉:通往現代“時代麯”的道路
第四章 上海唱片工業的繁榮時期:在娛樂與革命之間(1927-1937)
一、唱片的權威與控製
1.郭沫若:“當一個留聲機器!”(1928)
2.教育上的要求和唱片的權威
3.在民族音樂文化辯論中的“古典唱片”
4.進口的娛樂:爵士樂和跳舞音樂
5.南京政府的唱片審查
二、上海的唱片生産和銷售(II)
1.進口業務:留聲機、唱片和收音機
2.唱片生産公司
3.中國:大中華、新月和長城
4.德國:高亭、蓓開、歌蘭摩風(Grammophon)和寶利(Polydor)
5.美國:開明和勝利
6.英國:百代公司
三、唱片消費和市場秩序
1.唱片目錄
2.唱片廣告和“預設”中的消費者
3.上海唱片貿易的地理分布
4.廣播和版權
四、唱片:娛樂和民族抵抗
1.梅蘭芳和“四大名旦”
2.黎錦暉和“時代麯”
3.電影歌麯和電影中的唱片
五、中國唱片的民族與政治界限
1.百代公司:為民國政府所做的“教育唱片”
2.唱片工業的國際審查
3.從上海到延安:留聲機和中國共産黨
結語
第五章 結束語:上海的樂聲
附錄
參考文獻
縮略語列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整体框架非常清晰,有历史背景也有主线。介绍留声机的发明及外国唱片公司;中国音乐工业在外国唱片、留声机及无线电的影响下发展的三个时期。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音乐的双重性,作为商业和文化的特性所具有的娱乐与革命的功能。突出唱片/留声机的传播·保存·教育·宣传功能,...

評分

1.整体框架非常清晰,有历史背景也有主线。介绍留声机的发明及外国唱片公司;中国音乐工业在外国唱片、留声机及无线电的影响下发展的三个时期。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音乐的双重性,作为商业和文化的特性所具有的娱乐与革命的功能。突出唱片/留声机的传播·保存·教育·宣传功能,...

評分

自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这项让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的伟大成果,便通过中国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传向全国各地。国人不久便发现,留声机和唱片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在保存民族文化、进行语言教育、开展救亡图存运动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到...  

評分

自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这项让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的伟大成果,便通过中国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传向全国各地。国人不久便发现,留声机和唱片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在保存民族文化、进行语言教育、开展救亡图存运动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到...  

評分

自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这项让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的伟大成果,便通过中国当时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传向全国各地。国人不久便发现,留声机和唱片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在保存民族文化、进行语言教育、开展救亡图存运动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到...  

用戶評價

评分

之前看瞭幾章,挺想買一本的,可惜印量太少瞭

评分

與葛濤的思路相似,但更為開闊一些。但是,沒讀葛濤的書,是不對的。

评分

之前看瞭幾章,挺想買一本的,可惜印量太少瞭

评分

海外的中國研究,有一些還是不錯的。不過,此書研究總感覺有點“隔”。 給國內學者更多機會,所有的,更多的資料都不是問題,研究的也會更加深入。

评分

海外的中國研究,有一些還是不錯的。不過,此書研究總感覺有點“隔”。 給國內學者更多機會,所有的,更多的資料都不是問題,研究的也會更加深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