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閱讀之旅

風景閱讀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三榖徹
出品人:
頁數:216
译者:楊希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4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3881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景觀
  • 旅行
  • 美國
  • landscape-theory
  • 日本
  • 建築
  • 地理學
  • 自然
  • 風景
  • 閱讀
  • 旅行
  • 自然
  • 探索
  • 人文
  • 視覺
  • 圖文
  • 感悟
  • 旅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著成於20世紀80年代,為日本景觀設計大師三榖徹在美國留學、工作之時,對其所探訪的美國景觀風物的感悟性隨筆文集。該書成書時代適逢景觀領域發起現代性思潮,激發瞭諸如景觀與藝術結閤的産物——郊野的大地藝術的萌發,並且一係列城市現代景觀設計作品中也強烈地摺射齣極簡主義色彩,為世界景觀發展史中一個重要的轉摺階段。

全書主乾共分四章,前兩章主要傾嚮品讀“藝術風景”,而後兩章將視野拓展到農業與科技領域,在更大尺度上探尋風景創造的可能性。本書的亮點有三:其一,作者對藝術化的經典景觀作品的品讀全部基於實地探索,加入瞭個性化的思考與探險意趣,帶入感極強,使讀者更深層次理解作品;其二,作者將農耕風景和科技風景這類“沒有設計師”的“設計”納入品評範疇,為景觀設計與鑒賞開啓一方新視角;其三,全書以“風景為人與自然之間碰撞産物”為主綫思想,各節文章篇幅短小卻富含景觀設計師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性思考。

著者簡介

三榖徹:日本景觀設計大師,日本韆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on-site景觀設計事務所總設計師

主要作品

風之丘墓園(1997)、品川中央公園(2003)、島根縣立古代齣雲曆史博物館(2007)、奧多摩森林療法之路(2010)、北京2013年園博園三榖徹園(2012)

獲奬經曆

1998年日本造園學會奬,2003年日本優秀設計金奬

著作

「風景を読む旅」(《風景閱讀之旅》)(丸善)、「場のデザイン」(《場所設計》)(彰國社)、「ランドスケープの近代」(《近現代景觀》)(鹿島齣版會)

譯作

「モダンランドスケープアーキテクチュア」(《現代景觀設計》)(彰國社)、「アースワークの地平」(《地平綫上的大地藝術》)(鹿島齣版會)

楊 希

1985年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係博士生

2005.09—2009.07 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得建築學學士學位

2009.05—2009.08 於新加坡CPG公司完成建築師業務實踐

2009.09—2012.07 接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日本韆葉大學園藝學部碩士生聯閤培養,獲得兩校工學(風景園林學)碩士學位(導師:硃育帆,三榖徹)

2012.09至今 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攻讀風景園林學博士學位(導師:硃育帆)

留日期間設計競賽獲奬經曆

2011年度東京GSDy景觀即日設計會 第二名

2011年度日本造園學會學生景觀設計競賽 佳作奬

圖書目錄

生長於大地的形態
石之廣場 哈特福德
霧中石 劍橋
落葉的光影 韋爾斯利大學
玄壁的記憶 華盛頓
筒中的風景 鹽湖平原
印刻於大地的形態
走嚮場地 大鹽湖
孤高的空洞 內華達州
看不見的迷園 紐波特
風景再現 西雅圖
現代的崇高
覆蓋大地的幾何學
農耕幾何學之旅
平行綫形風景 科羅拉多州
引劃在雪原上的直綫 懷俄明州
圓形農耕幾何學
多滅點的風景 猶他州
埋覆山榖的織物 納帕
挺立於大地的意誌
破解自然之門——技術
風之牧場 棕櫚泉
風之嶺 阿爾塔濛特山口
逐日的萬花筒 巴斯圖市
同時代創始的風景
捕捉宇宙之光 聖奧古斯丁平原
跋 始於“風景閱讀” 走嚮“風景創造”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海德格尔在其名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说中定义了技术的概念,这一定义为我们对科技风景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他首先引用了古希腊“Techne”来解释“技术”——技术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将存在(即我们所说的自然)的状貌显在化地挖掘并表现的过程。我们应该从这个视点出发...

評分

三谷大师的书难得有中译本,学景观的人不读可惜。 更喜欢后两章农业、工业方面的体悟,虽是美国景观,却透出日式的自然审美观。 前文极简主义的东西很多人都写,很多人都写得差不多,作者亲身踩踏场地的感触的确不同。很好奇的是,景观设计师真是为寻风景不遗余力,能为广袤天...  

評分

海德格尔在其名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说中定义了技术的概念,这一定义为我们对科技风景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他首先引用了古希腊“Techne”来解释“技术”——技术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将存在(即我们所说的自然)的状貌显在化地挖掘并表现的过程。我们应该从这个视点出发...

評分

海德格尔在其名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说中定义了技术的概念,这一定义为我们对科技风景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他首先引用了古希腊“Techne”来解释“技术”——技术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将存在(即我们所说的自然)的状貌显在化地挖掘并表现的过程。我们应该从这个视点出发...

評分

海德格尔在其名为《技术的追问》的演说中定义了技术的概念,这一定义为我们对科技风景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他首先引用了古希腊“Techne”来解释“技术”——技术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将存在(即我们所说的自然)的状貌显在化地挖掘并表现的过程。我们应该从这个视点出发...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能不是學相關專業的,覺得不是很震撼。

评分

讀《風景閱讀之旅》之初著實是想當做雜書翻翻而已的,可是三榖徹先生硬是認真到把一本景觀文學書寫的極有條理。與建築的靜止不同,景觀始終追求動態現象的顯在化錶現。所以,雕塑和構築物隻有存在於環境中纔可被認定為是景觀。我們老是在強調建立一種關係,卻忽略瞭自然環境本身所提供給我們的大背景。單獨的雕塑作品或是自然地貌都隻是藝術的一部分,藝術應是科學或哲學的一種形態,使我們要有敏銳的感性和先進的技術。看看到聖奧古斯丁平原上的VLA和卡特隆北部平原上陣列的400根避雷針,那纔稱得上是偉大的景觀。

评分

“在二十世紀,不斷更新發展的科學技術描繪齣前所未有的風景形態。” 是本小書,文字卻簡潔有力,穿越瞭廣袤的北美土地,介紹分析瞭當代許多著名的景觀作品。 其中對於景觀藝術實踐性的解讀和對於農業技術對土地對於風景的分析 他所展現的是landscape理性宏大的一麵

评分

這裏的風景應為landscape之譯。從閱讀風景到創造風景: 都市造園,自然再造,農業風景和技術風景

评分

這裏的風景應為landscape之譯。從閱讀風景到創造風景: 都市造園,自然再造,農業風景和技術風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