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 到底是什么
         “O2O”一词被引入中国大致是在2010 年年底,而在这一概念被引入之前,事实上,中国互联网人的O2O 商业实践已经开始,比如携程、大众点评,它们在做的事情其实就属于O2O 模式。应该说,作为一个词,O2O 在2010 年的中国还是一个“舶来品”,但它所指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则早已有了实践者。
         1.1 O2O ≠电子商务 / 2
         1.2 什么是O2O / 4
         1.3 闭环为何重要 / 9
         1.4 O2O 的先行者 / 12
         1.4.1 旅游:Expedia 和携程网 / 13
         1.4.2 本地生活:大众点评网和Yelp / 14
         1.4.3 团购:Groupon 和美团网 / 14
         1.4.4 短租、打车:Airbnb 和Uber / 16
         1.4.5 O2O 生态圈 / 17
         第2 章 让吃饭更方便——餐饮
         美团网创始人王兴曾经在2013 年美团网的年会上说过:“我们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吃喝玩乐,吃喝玩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而今天接近一半的人使用互联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服务进一步深入,所有人都可以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去享受他们需要的吃喝玩乐的服务。”跟玩乐相比,吃饭显然是生活中更基础性的需求,今天,互联网正在让我们的餐饮业发生越来越多的变化。
         2.1 美国餐饮业的O2O 实践 / 24
         2.1.1 星巴克 / 25
         案例:星巴克 / 25
         2.1.2 线上企业 / 29
         案例:OpenTable / 30
         案例:Yelp / 32
         案例:Groupan / 35
         2.2 如火如荼的国内市场 / 39
         2.2.1 线上O2O 企业 / 40
         案例:大众点评 / 40
         案例:美团网 / 44
         2.2.2 线下企业做O2O / 47
         案例:海底捞 / 47
         2.3 未来:移动+ 下沉+ 自我觉醒 / 53
         第3 章 改变活生生的服务——家政
         在北京,你想找一个四川籍、年龄在30 ~ 50 岁的月嫂,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呢?肯定有,但你不知道去哪儿找到她;同样,她也不知道哪里有适合她的工作。有的家政员,某天下午可以干几个小时活,但她不知道谁家需要小时工。对网络刚开始熟悉起来的她,在百度检索结果里看了半天,可能最后发现朝阳区有个客户需要小时工,但她住在石景山区,路太远。一方想找人干活,一方想找活干,但在供需双方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1 美国人怎么做家政O2O / 60
         3.1.1 金字塔形三层级分布 / 61
         案例:Care.com / 63
         案例:Homejoy / 66
         案例:Handybook / 69
         3.1.2 美国家政企业O2O 实践的特点 / 71
         3.2 差距正在缩小 / 73
         案例:e 家洁 / 75
         案例:云家政 / 77
         案例:95081 / 79
         第4 章 让闲置资源重生——短租
         媒体人闾丘露薇是Airbnb 模式的支持者,在《商周刊》的专栏里,她曾做过这样的评价:“把自己家里面空闲的睡房租出来,可以说是两全其美——降低了游客原本只能住酒店的开支,而自己则可以利用多余的空间赚取收入。这门生意的理念在于‘分享’,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念支撑这种模式,那就是‘信任’。”
         4.1 住到陌生人家里去 / 84
         案例:HomeAway / 85
         案例:Airbnb / 87
         案例:onefinestay / 88
         4.2 变革之路刚刚开始 / 89
         4.2.1 一场革命 / 89
         4.2.2 两种选择 / 90
         案例:途家网 / 91
         案例:小猪短租 / 93
         4.2.3 三类房源 / 93
         案例:小猪短租 / 94
         4.2.4 四个难题 / 95
         4.2.5 五个环境因子 / 96
         第5 章 最具争议的行业——打车
         Getaround 是一家成立于2009 年的美国P2P 租车公司,他们的网站简介是这么写的:“全球的汽车总数大概是十亿辆,更悲催的是未来十年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一倍。汽车的数量太多了,事实上,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汽车。从全球范围来看,平均每辆车一天之内有22 个小时是闲置的,也就是说,一天之内全球的车辆座位闲置的时间高达200 亿个小时。”所以他们做了Getaround。
         5.1 随时呼叫“私人司机” / 100
         案例:Uber / 100
         案例:Lyft / 104
         案例:SideCar / 105
         案例:Gataround 和RelayRides / 106
         5.2 在夹缝中前行 / 109
         5.2.1 中国版Uber / 109
         案例:易到用车 / 109
         5.2.2 变味的打车应用 / 111
         案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 / 111
         第6 章 让世界距离缩短——旅游OTA
         令文艺青年心怀憧憬的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终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变成了现实,他们可以在各大OTA 的移动应用内分分钟实现消费,从柴米油盐走向未知邂逅。旅游有着与生俱来的“流动”属性,人的流动往往会促进资本、技术的流动,而资本、技术的流动反过来又会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人的流动,在这种节奏下,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也正在踏上一场“未知之旅”。
         6.1 有望成型的“小气候圈” / 118
         案例:携程 / 120
         案例:艺龙 / 124
         案例:去哪儿 / 125
         案例:携程 / 126
         6.2 给你的旅行出主意 / 130
         6.2.1 攻略类网站——以穷游、蚂蜂窝为例 / 131
         案例:穷游 / 131
         案例:蚂蜂窝 / 134
         6.2.2 分享类App——以蝉游记、在路上为例 / 136
         案例:蝉游记 / 136
         案例:在路上 / 138
         6.3 走出去的热潮——出境游 / 140
         案例:百程旅游网 / 141
         案例:发现旅行 / 143
         第7 章 O2O 最后的大招——零售
         2012 年12 月12 日,在2012 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王健林与马云打了一个赌:“ 2020 年,10 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到,他给我1 亿元。”马云的回答是:“大家记住,2020 年王健林如果赢了,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输了,是我们这代年轻人输了。”
         7.1 美国实体零售商的新玩法 / 148
         案例:沃尔玛 / 150
         案例:梅西百货 / 153
         7.2 国内零售巨头的O2O 之路 / 159
         案例:苏宁 / 160
         案例:京东 / 162
         案例:万达 / 165
         7.3 零售的未来会怎样 / 169
         第8 章 CEO 论道O2O
         2013 年可谓是O2O 行业的里程碑,O2O 的受关注程度已经超过电子商务,行业整体呈现大爆发的发展态势,同时O2O 一词本来的内涵也由最初的本地生活服务拓展至各行各业。在未来几年里,它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让我们来听听企业家们现身说法,看看他们怎么看待O2O,怎么去做O2O。
         8.1 大佬论道O2O / 176
         8.2 CEO 论道O2O / 182
         案例:哗啦啦点菜网 / 182
         案例:外卖库 / 185
         案例:58 同城 / 188
         8.3 嘉宾论道O2O / 192
         案例:大众点评网 / 192
         案例:会唐网 / 195
         案例:钱方科技 / 199
         案例:初见公司 / 202
         案例:俏江南集团 / 205
         案例:21 世纪天使资本 / 210
         案例:丁丁网 / 214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