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经济:信贷逻辑背后的经济周期

信用经济:信贷逻辑背后的经济周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无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英)保罗?舒尔特( Paul Schulte)
出品人:
页数:220
译者:郑磊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69.00
装帧:
isbn号码:97871116272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科技
  • 信贷周期
  • 新经济
  • 交易
  • akb
  • EcM
  • 信用经济
  • 信贷逻辑
  • 经济周期
  • 金融系统
  • 债务增长
  • 资本流动
  • 周期波动
  • 宏观经济
  • 风险定价
  • 市场机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信贷是经济的血液,它控制着货币总量,决定了物价、汇率、房价、股市等,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数据。

它既可以拯救我们逃离萧条,也可以一夜之间摧毁整个国家,它既可以让我们提前享受未来他人的劳动果实,也可以让我们一贫如洗,万劫不复。但它却总被投资者与经济学家所忽视。

FinTech的引入,究竟为信贷系统提供了安全阀,还是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本书都将会向我们揭开答案。

作者简介

保罗·舒尔特

舒尔特研究院创始人,银行、金融科技、银行算法与信贷算法专家。拥有27年的亚洲金融市场买方与卖方经验。曾先后在瑞士信贷、雷曼兄弟、野村证券与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从事投资策略研究。公职方面,20世纪80年代曾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20世纪90年代曾在印度尼西亚财政部任职。学术方面,他是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商学院新兴市场企业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并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学院授课,以及在哈佛商学院与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商学院的合作项目中任教,授课课程包括资本市场、银行周期与行为金融。

译者简介

郑磊

经济学博士,Global Fintech Lab专家顾问,深圳管理咨询行业协会金融与资本市场专委会主任,曾担任香港知名投行执行董事,国家级智库咨询项目负责人,跨国企业高管,翻译出版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财经专著30多部,并为多所大学讲授经济金融与管理课程。

郑扬洋 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专业学生,参与翻译多部金融科技方面的译著。

目录信息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致谢
网站资料
引言 解开密码的几个数字
第一部分 银行信贷如何影响经济
第1章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
第2章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差别很小
第3章信用危机剖析与现实世界的例证
第二部分我是政府的,我帮你打破银行系统
第4章银行失职之后的债务社会化(为何凯恩斯经济学不管用了)
第5章为何银行家在艰难时期求助另类银行模式
第6章央行承担最大负担并将主导结果
第7章银行和政策如何拯救股票、外汇和房地产市场
第三部分插曲
第8章为何政府和机构陷入债务困境
第四部分金融基础架构的革命
第9章革命已经发生而且进展迅速
第10章另类投资革命
第11章新兴国家大数据和小企业贷款革命
第12章银行与大数据公司:PayPal、Palantir、阿里巴巴和恒生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经济血液的脉动,需要更能直接量化的“血压计”!舒尔特不厌其烦地强调LDR的重要性(内在机制)及机构们对它的视而不见(严重后果)。在跨越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背后,是群体性心理的非理性思维所集成的精神错乱!而在传统银行业病态尚未治愈之际,Fintech 大潮已风起云涌!本著视野之外,七年左右的信用周期与五十年上下的康波周期、新金融框架内的“体温计”,机构心理迷失的重启疗法、监管治理的重构等等,均需要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评分

经济血液的脉动,需要更能直接量化的“血压计”!舒尔特不厌其烦地强调LDR的重要性(内在机制)及机构们对它的视而不见(严重后果)。在跨越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背后,是群体性心理的非理性思维所集成的精神错乱!而在传统银行业病态尚未治愈之际,Fintech 大潮已风起云涌!本著视野之外,七年左右的信用周期与五十年上下的康波周期、新金融框架内的“体温计”,机构心理迷失的重启疗法、监管治理的重构等等,均需要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评分

经济血液的脉动,需要更能直接量化的“血压计”!舒尔特不厌其烦地强调LDR的重要性(内在机制)及机构们对它的视而不见(严重后果)。在跨越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背后,是群体性心理的非理性思维所集成的精神错乱!而在传统银行业病态尚未治愈之际,Fintech 大潮已风起云涌!本著视野之外,七年左右的信用周期与五十年上下的康波周期、新金融框架内的“体温计”,机构心理迷失的重启疗法、监管治理的重构等等,均需要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评分

经济血液的脉动,需要更能直接量化的“血压计”!舒尔特不厌其烦地强调LDR的重要性(内在机制)及机构们对它的视而不见(严重后果)。在跨越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背后,是群体性心理的非理性思维所集成的精神错乱!而在传统银行业病态尚未治愈之际,Fintech 大潮已风起云涌!本著视野之外,七年左右的信用周期与五十年上下的康波周期、新金融框架内的“体温计”,机构心理迷失的重启疗法、监管治理的重构等等,均需要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评分

经济血液的脉动,需要更能直接量化的“血压计”!舒尔特不厌其烦地强调LDR的重要性(内在机制)及机构们对它的视而不见(严重后果)。在跨越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背后,是群体性心理的非理性思维所集成的精神错乱!而在传统银行业病态尚未治愈之际,Fintech 大潮已风起云涌!本著视野之外,七年左右的信用周期与五十年上下的康波周期、新金融框架内的“体温计”,机构心理迷失的重启疗法、监管治理的重构等等,均需要勾画出一个全新的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