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集

定義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出品人:
頁數:356
译者:許金龍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4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164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大江健三郎
  • 日本
  • 日本文學
  • 隨筆
  • 散文
  • 散文/隨筆
  • 2015
  • 外國文學
  • 哲學
  • 概念
  • 定義
  • 思維
  • 邏輯
  • 知識
  • 分類
  • 係統
  • 基礎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傢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邁的思緒沉澱

娓娓道盡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與子、危機與未來、人與世界、愛與和平

《定義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於2012年7月齣版的隨筆集,原是《朝日新聞》於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間為大江先生開設的一個專欄,由每月發錶的一篇隨筆連綴而成的這七十二篇文章,記錄瞭大江先生在這六年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憂所慮乃至越陷越深的絕望,當然,也記錄瞭老作傢在這絕望中不斷尋找希望的掙紮。較之於魯迅先生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位老作傢似乎更在意“始自於絕望的希望”。

著者簡介

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

齣生於1935年的日本小說傢,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學業,從東京大學法文專業畢業,著有《廣島日記》(1965年)、《作為同時代的人》(1973年)和《小說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論。

圖書目錄

關切的眼神和好奇心/1
促使我修正軌道的友人之眼/5
接納滑稽及其相反/10
孩子般的態度與倫理性想象力/15
民族如同個人,也會弄糟和犯錯/20
重新閱讀將成為全身運動/25
我們絕不能重蹈覆轍/30
日本人的所謂議論/35
事後聰明或也見效的方法/40
“重新學習”和“重新教育”/45
人類淪為機器之事……/50
細緻入微之教養的成果被毀壞/55
改寫已被改寫的文章/60
在兩個錶現形式之間進行串聯/65
小說傢在大學裏學習到的知識/70
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話語/75
曾與“巨大的人”共同生活/80
牢牢地記住吧/85
寫作這種“生活方式的習慣”/90
關於玷汙人類/95
現代的“喜悅的知識”/100
傾聽“真實的文體”/105
闖越睏境之人的原理/110
世界的順序將因此而從下麵發生變化/115
老年期間,像寫日記一樣寫詩/119
顯現在麵部的曆史、傳統和文化/125
轉彎抹角的說法具有的力量/130
勇敢而慎重的政治小說的寫作方法/135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之一)/139
擁有餘裕的認真將是必要的/144
一個人需要多少冊書? /149
期望不要忘記/154
對新開始寫批評文章的人說/159
確認話語的定義後重新閱讀/164
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169
凝視世界終結的錶現者/173
挽迴無法挽迴之事/178
智慧且平靜的悲哀之錶現/182
是原子彈爆炸的威力?還是人類的悲慘? /186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之二)/191
其固執之神態極不尋常/196
文化是直接麵對危機的技術/201
可是,自然卻沒有權利/206
創造未來的在傢乾零活兒/211
某個清和鼕日的發現/216
唯獨不會寬容/220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之三)/224
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有“德”嗎? /229
對強者有利的曖昧話語/234
在活著期間倘若神智不正常……/239
衝繩今後仍將持續之事/243
如何成為私小說作傢的/248
何為遭受原子彈轟炸之國的道義責任/253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之四)/258
曾說“真是神奇!”的醫生/263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之五)/268
誰在一直阻礙著爆發? /273
充分且細緻地閱讀/277
魯迅的“騙人話語”//282
持續講述氫彈爆炸經曆的人/286
從現場之外也要側耳傾聽/291
不可使曖昧原樣繼續下去/296
認清對責任的承擔方式/301
進而“我的靈魂”將記憶/306
從廣島、長崎麵嚮福島/311
古典基礎語與“未來的人性”/316
所謂核電站是“潛在性核威懾力”/321
另一支前奏麯和賦格麯/326
前往海外齣席學會的小說傢/330
我們擁有倫理依據/335
現在小說傢的可為之事/340
依靠自己的力量策劃定義事宜/34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大江先生的這些隨筆基本就是三個主題:“核爆”、“衝繩”、“智障的長子”。不過文中處處可見對恩師對同行友人的敬意,令人佩服。話說迴來,我真想問問新星齣版社的各位,你們對得起堂堂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嗎?翻譯成這樣,認真校訂瞭嗎?各種不通順就不說瞭,有些名詞的翻譯真的認真研討是否準確嗎?例如,其中有四五篇寫給小說新人的建議,翻譯成“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有必要這樣翻譯嗎?還有長子光用來聽唱片的設備,我記得翻譯成“播放裝置”,類似的翻譯好幾處,真是神服瞭。還有我注意到整本書有些重復的注釋,不曉得什麼意思。真是沒長大新星齣版非虛構作品如此質量,咱不是有量就好瞭行嗎……

评分

我在讀研究生的幾年前閱讀到大江的《讀書人》時,聯想起自己更早的時候讀《優美的安娜貝爾·李 寒徹顫栗早逝去》時因始終不曾不習慣作者的語言所産生的問題,終於懂得瞭作者提及的被人說為疙裏疙瘩、難以閱讀的日語文體,正是作者自己絞盡腦汁創造齣的,且這種絞盡腦汁的創造被優秀的中文翻譯許金龍老師所領悟,又再度以同樣、但也可能更加不讓人習慣的中文文體予以呈現,並一以貫之,直到如今這部充滿對日本和對人類的憂慮的《定義集》,又不幸遭遇編輯工作不夠細緻,導緻一些能夠肉眼看齣的不準確在書裏齣現,使我意識到我大概已經很難再忍受這種文體瞭……

评分

對新開始寫小說的人說

评分

三島由紀夫曾說大江的文字充滿瞭“翻譯腔”,閱畢此書後發現這樣的腔調在他筆下真是根深蒂固啊。或許能讓日語除去優柔寡斷的曖昧錶達隻能用這樣的方法瞭。

评分

難讀。收獲有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