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大江健三郎 日本 日本文學 隨筆 散文 散文/隨筆 2015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2-02
定義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傢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邁的思緒沉澱
娓娓道盡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與子、危機與未來、人與世界、愛與和平
《定義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於2012年7月齣版的隨筆集,原是《朝日新聞》於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間為大江先生開設的一個專欄,由每月發錶的一篇隨筆連綴而成的這七十二篇文章,記錄瞭大江先生在這六年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憂所慮乃至越陷越深的絕望,當然,也記錄瞭老作傢在這絕望中不斷尋找希望的掙紮。較之於魯迅先生的“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位老作傢似乎更在意“始自於絕望的希望”。
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
齣生於1935年的日本小說傢,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學業,從東京大學法文專業畢業,著有《廣島日記》(1965年)、《作為同時代的人》(1973年)和《小說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論。
"讀書並不隻是簡單地獲取信息,而是藉助作者傾注生命的語言而參加的精神勞動",甚是!
評分聯想與發散,隨意地展開,從報上的專欄講到廣島,從光的音樂講到格拉斯,從朋友講到母親講到讀法語係的時候,沒有章法,讀的卻是我所熟悉的那個大江。他的小說與他真實生活的親緣性,那種筆下的字幾乎是從血管裏淌齣來的種種鄉願、慘烈、真摯,扭麯肺腑的力,和散文裏端起來如此正常的樣子。老瞭以後的書讀來卻沒有暮氣也沒有焦灼,大概是還沒真正進入薩義德所說的晚期風格吧。
評分2018-09已讀。
評分不清楚是翻譯不好還是本身文體就很奇怪。裏麵牽扯的其他作品和事件人物蠻多但又不多做解釋,比起寫給大眾不如說是寫給讀過他的書的人或者是當翻譯的人寫的(當後記什麼來看看還可以)。作為愛看書的理科生,很多隨筆感覺頭看一次沒看懂而且文不對題,但又沒有足夠興趣迴頭再讀一遍去細細分析。
評分我在讀研究生的幾年前閱讀到大江的《讀書人》時,聯想起自己更早的時候讀《優美的安娜貝爾·李 寒徹顫栗早逝去》時因始終不曾不習慣作者的語言所産生的問題,終於懂得瞭作者提及的被人說為疙裏疙瘩、難以閱讀的日語文體,正是作者自己絞盡腦汁創造齣的,且這種絞盡腦汁的創造被優秀的中文翻譯許金龍老師所領悟,又再度以同樣、但也可能更加不讓人習慣的中文文體予以呈現,並一以貫之,直到如今這部充滿對日本和對人類的憂慮的《定義集》,又不幸遭遇編輯工作不夠細緻,導緻一些能夠肉眼看齣的不準確在書裏齣現,使我意識到我大概已經很難再忍受這種文體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定義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