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集

定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日] 大江健三郎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许金龙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4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164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大江健三郎
  • 日本
  • 日本文学
  • 随笔
  • 散文
  • 散文/随笔
  • 2015
  • 外国文学
  • 哲学
  • 概念
  • 定义
  • 思维
  • 逻辑
  • 知识
  • 分类
  • 系统
  • 基础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大江健三郎 青春至年迈的思绪沉淀

娓娓道尽大江健三郎眼中的父与子、危机与未来、人与世界、爱与和平

《定义集》是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12年7月出版的随笔集,原是《朝日新闻》于2004年6月至2012年3月间为大江先生开设的一个专栏,由每月发表的一篇随笔连缀而成的这七十二篇文章,记录了大江先生在这六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忧所虑乃至越陷越深的绝望,当然,也记录了老作家在这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的挣扎。较之于鲁迅先生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位老作家似乎更在意“始自于绝望的希望”。

作者简介

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

出生于1935年的日本小说家,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著有《广岛日记》(1965年)、《作为同时代的人》(1973年)和《小说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论。

目录信息

关切的眼神和好奇心/1
促使我修正轨道的友人之眼/5
接纳滑稽及其相反/10
孩子般的态度与伦理性想象力/15
民族如同个人,也会弄糟和犯错/20
重新阅读将成为全身运动/25
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30
日本人的所谓议论/35
事后聪明或也见效的方法/40
“重新学习”和“重新教育”/45
人类沦为机器之事……/50
细致入微之教养的成果被毁坏/55
改写已被改写的文章/60
在两个表现形式之间进行串联/65
小说家在大学里学习到的知识/70
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话语/75
曾与“巨大的人”共同生活/80
牢牢地记住吧/85
写作这种“生活方式的习惯”/90
关于玷污人类/95
现代的“喜悦的知识”/100
倾听“真实的文体”/105
闯越困境之人的原理/110
世界的顺序将因此而从下面发生变化/115
老年期间,像写日记一样写诗/119
显现在面部的历史、传统和文化/125
转弯抹角的说法具有的力量/130
勇敢而慎重的政治小说的写作方法/135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一)/139
拥有余裕的认真将是必要的/144
一个人需要多少册书? /149
期望不要忘记/154
对新开始写批评文章的人说/159
确认话语的定义后重新阅读/164
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169
凝视世界终结的表现者/173
挽回无法挽回之事/178
智慧且平静的悲哀之表现/182
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还是人类的悲惨? /186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二)/191
其固执之神态极不寻常/196
文化是直接面对危机的技术/201
可是,自然却没有权利/206
创造未来的在家干零活儿/211
某个清和冬日的发现/216
唯独不会宽容/220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三)/224
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有“德”吗? /229
对强者有利的暧昧话语/234
在活着期间倘若神智不正常……/239
冲绳今后仍将持续之事/243
如何成为私小说作家的/248
何为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国的道义责任/253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四)/258
曾说“真是神奇!”的医生/263
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之五)/268
谁在一直阻碍着爆发? /273
充分且细致地阅读/277
鲁迅的“骗人话语”//282
持续讲述氢弹爆炸经历的人/286
从现场之外也要侧耳倾听/291
不可使暧昧原样继续下去/296
认清对责任的承担方式/301
进而“我的灵魂”将记忆/306
从广岛、长崎面向福岛/311
古典基础语与“未来的人性”/316
所谓核电站是“潜在性核威慑力”/321
另一支前奏曲和赋格曲/326
前往海外出席学会的小说家/330
我们拥有伦理依据/335
现在小说家的可为之事/340
依靠自己的力量策划定义事宜/34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就会明白萨义德的见解——读书并不只是简单地获取信息,而是借助作者倾注生命的语言而参加的精神劳动。

评分

大江先生的这些随笔基本就是三个主题:“核爆”、“冲绳”、“智障的长子”。不过文中处处可见对恩师对同行友人的敬意,令人佩服。话说回来,我真想问问新星出版社的各位,你们对得起堂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吗?翻译成这样,认真校订了吗?各种不通顺就不说了,有些名词的翻译真的认真研讨是否准确吗?例如,其中有四五篇写给小说新人的建议,翻译成“对新开始写小说的人说”,有必要这样翻译吗?还有长子光用来听唱片的设备,我记得翻译成“播放装置”,类似的翻译好几处,真是神服了。还有我注意到整本书有些重复的注释,不晓得什么意思。真是没长大新星出版非虚构作品如此质量,咱不是有量就好了行吗……

评分

2015.12.8 弃。也许是翻译问题,也许是对日本文学届的不了解,读起来思维混乱。

评分

脱离了特有的历史背景来读会有些枯燥,全书弥漫着一股哀愁。大江居然对阎连科的评价不错。

评分

我在读研究生的几年前阅读到大江的《读书人》时,联想起自己更早的时候读《优美的安娜贝尔·李 寒彻颤栗早逝去》时因始终不曾不习惯作者的语言所产生的问题,终于懂得了作者提及的被人说为疙里疙瘩、难以阅读的日语文体,正是作者自己绞尽脑汁创造出的,且这种绞尽脑汁的创造被优秀的中文翻译许金龙老师所领悟,又再度以同样、但也可能更加不让人习惯的中文文体予以呈现,并一以贯之,直到如今这部充满对日本和对人类的忧虑的《定义集》,又不幸遭遇编辑工作不够细致,导致一些能够肉眼看出的不准确在书里出现,使我意识到我大概已经很难再忍受这种文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