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虽青春不在,又备受虚荣的父亲和姐姐的冷漠,但她的高贵仁慈却使她成为亲朋中最受欢迎的人。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释怨恨,违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险些接受伪君子堂兄的求婚。在因为家族事务而引发的一系列交往中,上校进一步发现安妮的无私与坚贞无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次次自我劝导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她出生在英格兰汉普郡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从小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只在父母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和流行小说。她终身未婚,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先后写出六部反映英国乡绅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八一一年,匿名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受到好评,以后又接连出版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她逝世后的第二年,《诺桑觉寺》和《劝导》同时问世,并且第一次署上作者的真名。
“倘若爱情重来,她将选择冒险坚持而不是放弃” 奥斯汀借女主角安妮之口说,是否也是她内心真实的声音?我们都知道她生平感情并不顺利,她是否也在对自己失去感情的后悔,后悔当初该好好把握珍惜? 《劝导》描写的是是一对在分离8年之后重逢,见面时的尴尬、既幸福又痛苦、相见...
评分不止一位文学评论家认为《劝导》很特别,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简·奥斯汀(JA)最后一部完整小说。布鲁姆提到它的“奇怪”之处:阅读过程中一种沉郁而非悲伤的情绪紧紧抓住了他的心。伍尔芙说“它有一种特殊的美和特殊的单调”。休厄尔博士坚持说它是JA“作品中最美的一部”。 ...
评分作为一名中年阿姨,我来告诉你们这本小说的价值。 因为风靡的原因,大家对奥斯丁小说的印象往往产生误解,最容易把它们归结为“女性小说”,以为它们讲的是浪漫爱情故事,它们的受众多是憧憬浪漫爱情的少女。实则不然,奥斯丁的故事表面上的确是在讲绅士淑女们如何相识、恋爱,...
评分一晃八年多过去,曾经相爱却分手的人再次相逢,会上演怎样的一幕? 八年前,她是生长在优渥环境中的贵族小姐,他只是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青年海军,她听从父亲和教母的劝导,离开了他;八年里,她一直恪守心底对他的浓浓爱意,拒绝了能带给自己下半生安定生活的其他人;八...
评分最近跟奥斯汀干上了,先是看了电影《Becoming Jane》和《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前者虽说是奥斯汀的传记,但来得远不如《傲慢与偏见》爽快,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件事:生活远不如文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简·奥斯汀书友会》其实跟奥斯汀拉扯不上多大关系,几个不同年龄,...
花了半个小时把尾巴也看完了。前二分之一,后一小半,尾巴,按照无意中的分的部分渐次看完,也正好是内容的大致分部。
评分花了半个小时把尾巴也看完了。前二分之一,后一小半,尾巴,按照无意中的分的部分渐次看完,也正好是内容的大致分部。
评分Janeite报到~虽然都是套路,但是还是真心喜欢这种轻快而敏锐。好浪漫的旧情难忘。
评分今年读的奥斯丁的第二本书。情节很有转折性,看到温特沃斯给安妮的信的时候,心里真真为两个如此优秀且真心相爱的人感到高兴。 伟大的作品是有教育意义的,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语言做不到的,这些作品可以帮忙。
评分今年读的奥斯丁的第二本书。情节很有转折性,看到温特沃斯给安妮的信的时候,心里真真为两个如此优秀且真心相爱的人感到高兴。 伟大的作品是有教育意义的,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语言做不到的,这些作品可以帮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